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十个让心脏更年轻健康的好办法:喝白开水、拥抱、微笑、养狗、结婚、吃鱼哪个都行!

2018-11-07 09:20:1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3次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有一颗健康的心,才能更好地拥抱生活。不过,很好地拥抱生活,心脏也会更健康!

 

1. 白开水保健康:喝水少损害血管堪比吸烟

 

脱水2%,影响的不仅仅是大脑的高级运转能力。还有一项研究发现,还会影响血管功能。“轻度脱水一般没感觉,但就像吸烟一样,对内皮功能造成了伤害。”研究者说。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10位健康年轻男士分别在脱水和不脱水的情况下,用血流介导的动脉舒张(FMD)测量内皮功能,发现脱水情况下,FMD下降了26.8%,肱动脉内径也明显缩小。

 

此外,儿童饮水少,还会增加得一种叫做“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病。部分患儿因为此病还有猝死高风险。

 

2. 拥抱:传递爱可降压、稳心率

 

一个大大的熊抱,一个温暖的依偎,会让人产生催产素,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此外还有一项美国研究发现,经常与相爱的人拥抱,心率还会更平稳。

 

3.宽容、乐观:微笑对待生活,生活回眸以微笑

 

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心脏也不会差。微笑可以使血管扩张增加22%,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还有研究显示,每天看半小时喜剧,心脏病复发风险都降低。

 

微笑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有研究显示,乐观的老年人,心脏病死亡率降低了38%。

 

4.养狗是个养心的好主意

 

美国心脏协会官网有研究表明,狗或其他宠物可促进身体产生“快乐激素”,如催产素,血清素和多巴胺。这种增加有助于健康和宁静感,同时遏制压力激素水平。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养狗可降60%冠心病风险。

 

5. 晒太阳:温暖的好时光让心脏更健康

 

“一起来摇呀摇太阳,不要错过那好时光”,美国俄亥俄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多晒太阳可能有助修复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造成的心血管系统损伤。

 

晒太阳的获益可能是多方面的,除增加维生素D之外,还与更多的户外动、呼吸新鲜空气,以及热爱旅游等有关。

 

6.不多不少的睡眠有福了

 

美国睡眠医学和睡眠研究协会发表声明支持成人每天保证≥7小时的睡眠。

 

睡眠过少使心脏病风险增加48%,而睡眠过多增加心脏病风险38%。此外还有研究显示,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和每天睡9小时的人冠状动脉中钙含量分别比每天睡7小时的人高50%和70%。

 

7. 能站不坐:谨防坐以待毙

 

久坐可以增加24%的全因死亡风险,17%之多的心血管死亡风险,14%的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和13%的癌症发生风险和91%的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此外,静坐时间越久,患病和死亡风险越高。

 

8. 鱼:大自然的“贴心”馈赠

 

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声明指出,每周进食1~2次富含长链Ω-3脂肪酸的包括鱼在内的海鲜餐,有助于降低心衰、冠心病、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

 

9. 心脏喜欢幸福的婚姻

 

两个人的幸福很甜,对女士来说,10年婚姻可降低13%的心血管风险;不过不幸的婚姻,与吸烟、胆固醇高、血压高等传统因素一样危险。

 

10.少“压”马路

 

马路尾气浓,噪音大。研究表明,尾气等交通来源的污染物可能会通过降低“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HDL颗粒数目,促使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还有研究发现,每暴露到交通噪音10分贝,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12%。

 

来源:

[1] MNN网站

[2] Medicine (Baltimore), 2017,96(13): e6466.

[3] Ann Intern Med, 2015,162: 123-132.

[4] Circulation, 2016, 134(18): e367-e38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