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9 09:50:0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3次
近日,《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临床指南:解决利益冲突和吸纳患者参与”的特约文章。
文中称,中国95%的诊断标准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可能会导致对中国患者的不恰当诊断和治疗。
国外指南中对药物剂量和疗程的推荐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的患者。
例如,美国和欧洲的指南均推荐有溶栓指征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100 mg持续输注2 h方案。
然而,来自中国本土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显示,对于中国的患者,50 mg持续输注2 h方案疗效相似,而且安全性更好。
由于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国患者的偏好和价值观可能与其他国家有所差异。
譬如,针灸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对于单纯性肥胖的患者,中国指南在进行了患者偏好与价值观调查的基础上,推荐进行针灸治疗。而美国指南则推荐进行药物治疗联合生活方式的调整。
1993年至2010年间,中国共有256个不同的指南制订小组在115种医学期刊上发布了269部指南。此后指南的数量仍然在快速增长,有近1/3的指南与中医药相关。
调查显示,中国指南的平均参考文献为36篇/部,而欧美指南平均近400篇/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每年还发表了大量的专家共识。一项研究发现,在心血管领域,有186部专家共识,但指南却仅有14部。
文章作者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詹思延教授,《英国医学杂志》编辑尹道馨,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唐金陵教授。
詹思延指出,中国需要少而精的、可靠的临床实践指南。但是,制定无偏、独立、透明且严谨的指南,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来源:Yaolong Chen, et al. Medical Research in Chin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China. BMJ. 2018; 360: j515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