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7 11:24:3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9次
人老了,心脏里的瓣膜有时候就会老化损坏,对于这种心脏病,换瓣是其中一种主要治疗手段。那么,对于>60岁的患者而言,置入生物瓣好还是机械瓣好?
阜外医院樊红光、于振坤等进行的研究表明,>60岁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置入这两种瓣膜效果相似,术后早中期的生存率和再入院率无差异。
研究显示,不论是置入生物瓣还是机械瓣,术后30天内死亡率均为 2.1%;平均随访66月时,两组全因性死亡率(13.6% vs 13.7%)、再次住院率(25.5% vs 35.9%)均相似。
表1 置入生物瓣和机械瓣的患者术后早中期随访结果[例(%)]
此外,无血栓与出血(脑、内脏及外周血管缺血或出血,不包括皮下出血)的生存率,两组也相似。
研究者指出,生物瓣的寿命仍短于机械瓣,由生物瓣衰败导致的再次手术不可忽视,再次手术的手术风险更高,而人群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这样反而会减低患者生存率。此外,房颤也随着增龄而多见。
就当前指南而言,2017年欧洲相关指南建议,对于需要置换主动脉瓣的>65岁的患者,使用生物瓣;对于需要置换二尖瓣的患者,>70岁,使用生物瓣。2017年美国相关指南建议,>70岁使用 生物瓣是合理的。对于50~70岁的患者,需用生物瓣还是机械瓣,还是颇有困扰。
该研究中,除了早中期临床转归相似外,就术后抗凝治疗而言,除皮肤黏膜出血外,其余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种瓣膜无明显差异。这提示,随着抗凝治疗的逐渐规范化,老年患者可以安全地接受机械瓣置换术后的长期抗凝治疗。
该研究共纳入559例>60岁的接受人工瓣膜置换术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其中319例置入生物瓣,240例置入机械瓣。研究者对两组192对患者进行了倾向性比分分析。
其中手术所用瓣膜为国内外常用型号,生物瓣膜包括 CE-Pericardial 生物瓣、Medtronic HancocKⅡ生物瓣等,机械瓣膜包括St.Jude双叶瓣、CarboMedics双叶瓣、Sorin双叶瓣、ATS 双叶瓣等。
来源:于振坤,樊红光,郑哲,等. 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生物瓣与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和中期预后的对比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098-110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