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海峡会执行主席王焱教授专访:让危重患者享受创新技术红利

2018-11-30 12:36:4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9次

值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第九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CSCSF)(以下简称“海峡会”)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大会执行主席、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教授。


                               王焱 教授


大会具有鲜明的海峡和国际特色


记者:今年是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第九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CSCSF)(以下简称海峡会),能否请您总结一下海峡会的特色?


王焱教授:海峡会一直遵循加强两岸学术交流,促进学术交叉融合,缩小指南实践差距,共同提供临床水平的办会宗旨,自 2005 年来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影响力越来越大,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海峡两岸心血管交流平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心血管学术会议之一,具有鲜明的海峡和国际特色。


海峡会起初只有三、四十位台湾专家参会,近年来来自台湾地区的重量级专家不断增加,很多中青年台湾医师也参与其中。台湾地区的医学教育以更加规范的西式教育为主,整体医疗水平比大陆更佳,尤其是台湾的一些先进的医学理念、诊疗方法和措施值得我们学习。

 

海峡会为海峡两岸医师分享心血管病最新防治进展、探讨规范化诊疗及相关热点问题、彼此加深了解、互相取长补短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对于促进两岸心血管事业共同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每年来自中国澳门、中国香港以及全球各地的华人心血管医师也越来越多。海峡会对于促进海内外华人医师交流和学习、创立共同研究课题、发展新技术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明年将举办第十届海峡会,借此契机,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展会议规模,比如在国内以及海外的一些医院进行实时手术转播,借助媒体平台通过手机实时直播手术,让更多医师足不出户也能参加会议,从而进一步扩大大会的学术影响。

 

手术直播是重头戏


记者:今年大会在学术安排上有哪些亮点?


王焱教授:今年大会的学术内容非常广泛,网罗了 TCTACCAHAESC 等国际大规模心血管学术会议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也覆盖了国内心血管界的进展和成果展示,内容涉及心血管领域的各方各面。


海峡两岸现场手术直播是每年会议的重头戏,都是围绕复杂冠脉疾病、外周血管病、结构性心脏病等疑难危重病例,展示新技术、新器械的应用和创新,是非常直观的、具有代表性的交流方式。

 

今年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准备现场直播危重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中瓣置换术(TAVR)以及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左心耳封堵术。


在现场手术直播的同时,我们还进行网络直播,往年反响非常好。


另外,今年的心血管护理论坛值得关注。本届大会上,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将与台湾振兴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医疗护理技术合作关系,以期在周边区域形成有专科特色的专业品牌。


本次心血管护理论坛还特设“2018 国际 TIGER 临床护理信息能力发展研讨会,邀请美国、欧州、亚州医药信息领军人物齐聚一堂,从国际角度探讨护理信息能力的建立和发展、提出前瞻性见解,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科技化、信息化的护理服务不仅让冷冰冰的医疗披上温暖的人文关怀外衣,在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也有很大的作用。

 

胸痛中心建设需严抓质控


记者:目前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王焱教授:目前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已驶上快车道,总体上形势不错,尤其 2017 10 月国家卫计委印发《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各地胸痛中心建设。


在全国胸痛中心呈现遍地开花趋势的同时,胸痛中心质量的参差不齐也日益凸显,有些胸痛中心的质量已经开始下滑,有些胸痛中心并没有按规范运作。

 

针对此问题,全国胸痛中心启动了再认证工作,即紧抓质控,从胸痛患者接诊、救治流程的制定到执行演练,原始数据记录到核对、上报,各个救治环节的仪器配备检查到管理,心内科、急诊科医护人员乃至保安队伍的培训等各方面进行严格审核。

 

我们希望通过质控,得到真实的大数据,从而助力胸痛中心更好地发展。

 

另外,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还面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120 转运系统障碍、医院利益竞争、大众心血管急救意识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有赖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诊疗、基层医院培训、快速转运机制建立、社区人群教育以及改变胸痛急救观念、打破现有利益格局、整合医院和社会资源等措施来解决。

 

改善患者预后是技术创新动力


  图 TCT 2018上,王焱教授报告了至2018年4月期间完成的20例微创心室折叠减容术患者早期随访结果 


记者:近年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展了微创左心室室壁瘤折叠减容术、无造影 TAVR 等心血管介入新技术,您能否分享一下在心血管介入技术创新方面的经验?


王焱教授:

欧美心血管介入技术发展迅速,但国内原创性技术仍然比较少。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探索和研究,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并有自己的创新技术。


临床上一些危重病人如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很差,我们希望通过引进、发展国际先进技术,提高这些危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用降落伞治疗室壁瘤的介入技术,后来又开展了室壁瘤折叠减容术,效果非常好,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微创心室折叠减容术是新近出现的微创杂交治疗方法,主要适应于前间隔和左室前壁具有连续性透壁疤痕组织的室壁瘤患者。


目前,全世界共计完成这种手术160余例,其中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共计完成23例,是全世界完成最多的医疗中心。


目前对于微创心室折叠减容术的应用我们已拥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也衍生、总结了新的理念来帮助改进技术。

 

今后,如何更好地针对室壁瘤制定方案、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并且拥有属于中国本土的治疗方案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百余名医生临床实践智慧: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9》

“疑难、危重病例的详细分析讲述了不一样的临床实战,成功、失败、误诊、漏诊尽在其中。”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杂志订阅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