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4 12:03:4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0次
2018年11月30日,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张宗久局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以及来自全国心血管病各专业质控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
会议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郑哲教授主持。
2017年11月,为加强心血管病专业医疗质量管理,实现我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承担国家级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胡盛寿院士担任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主任。
自成立起,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积极推动质控工作的开展,成立专家委员会,设立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心外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影像等专家工作组。
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协同全国200余位心血管病专家,制定心血管病专业10个病种/技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国家心血管病质控网络平台,编写完成《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心血管病专业部分,编写2018年心血管病质量报告。
一年来,基本形成了集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心外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影像为一体的全国心血管病质控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张宗久局长做重要讲话。张局长对国家心血管专业质控中心开展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他说“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组织心血管病专业领域的院士、全国优秀的专家团队,召开此次会议,对切实做好质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宗久局长在讲话中指出,“质控是一个大课题,关系到科技、临床、技术的进步。”
针对如何有效开展医疗质控工作,张宗久局长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形成医疗机构质控参比体系,加入到质量系统的医院称为受控医院,未参加的称为失控医院,要应用参比来衡量和比较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实现提升整体医疗质量;
二是医疗质量管理需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向基层推广诊疗技术、提升基层诊疗能力,也是落实分级诊疗的重要工作;
三是注重指南制定的实用性、推广的有效性、内容的时效性等,全面提升全系统的同质化水平。
张宗久局长强调到,“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现在收集质控相关的数据,关乎到大家的整体质量控制。数据不参比是没有用的,把数据拿出来跟别人比较,才能知道你跟别人做的体系是不是很好的看齐。”
会议第二部分,韩雅玲院士、马长生教授、张健教授、蔡军教授、郑哲教授、舒畅教授、潘湘斌教授、吕滨教授分别代表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各专家工作组总结了一年的质控工作进展和明年的质控计划,表明在第一年良好开始的情况下,将继续努力,加强质控工作的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
各工作组进行质控工作报告(按发言顺序排列)
会议第三部分,内科、外科两组分别讨论和交流如何做好质控工作。与会专家就各专业质控共同存在的问题、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案展开热烈讨论,就加强质控力度、完善质控数据收集与上报体系、提高质控数据质量、完善心血管病医疗质量反馈体系、建立与整合省级质控中心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分组讨论
来源: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