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2018公布:助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职业回归

2018-12-18 20:19:5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5次


近期,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


该指南在2015年制定的国内第一版中国心脏康复指南的基础上,历经多次修改,补充新增文献和标准,结合我国国情,更具有前瞻性,专业性,权威性,是我国今后开展心脏康复工作权威的工具书。


 

欧美已将心脏康复纳入医疗保险

 

指南称,心脏康复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多年,其疗效已得到大量临床研究的验证,欧洲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均将心脏康复列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Ⅰ级推荐。


日本、美国、欧洲、部分亚洲国家认识到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治疗的重要价值,均将心脏康复纳入医疗保险。

  

推荐使用 3期心脏康复模式

 

指南介绍,传统心脏康复的标准模式包括 3期:院内Ⅰ期康复、院外早期Ⅱ期康复和院外长期Ⅲ期康复。

 

欧美国家心血管病患者出院时间明显提前,欧美心脏康复指南已不再强调院内Ⅰ期康复,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急性期住院时间一般在 7 d左右,院内Ⅰ期康复在我国仍有实践意义,本指南仍推荐使用 3期心脏康复模式。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有六方面内容

 

1、系统评估:初始评估、阶段评估和结局评估是实施心脏康复的前提和基础。

 

2、循证用药: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3、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戒烟、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

 

4、情绪和睡眠管理:关注精神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对生活质量和心血管预后的不良影响。

 

5、健康教育行为改变: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是心脏康复的终极目标。

 

6、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职业回归。

 

心脏康复临床路径可采取 6个步骤

 

指南称,我国目前尚未将心脏康复纳入心血管疾病治疗临床路径,本指南专家委员会根据欧美国家临床路径结合我国国情,建议心脏康复临床路径可采取 6个步骤(见下图)。

  

图 心脏康复(CR)标准化临床路径 


1. 识别住院或门诊心脏康复适应证患者,尽早转诊接受心脏康复治疗,建议医院设自动转诊流程。

 

2. 心脏康复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首次评估。

 

3. 心脏康复专业医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心脏康复处方。

 

4. 由心脏康复专业人员指导患者在医院或家庭完成36次心脏康复处方。

 

5. 心脏康复专业人员完成对患者心脏康复结局评估,并提供心脏康复效果分析报告。

 

6. 向患者提供院外心脏病长期治疗方案。

 

七大技巧


1、综合评估和危险分层

 

评估时间包括 5 个时间点,分别为:初始评估,每次运动治疗前评估,针对新发或异常体征/症状的紧急评估,心脏康复治疗周期中每 30 天再评估和 90 d 结局评估。没有接受结局评估,意味着心脏康复治疗没有有效完成。

 

2、循证用药,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脏康复医师需掌握并及时更新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相关指南核心内容,熟练掌握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目标、心血管保护药物的选择和治疗靶目标。

 

3、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管理主要包括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处方,此三项内容的管理是心脏康复的重要内容。

 

4、心理处方: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的一般情绪反应,进一步使用心理筛查自评量表,推荐采用“患者健康问卷-9 项(PHQ-9)”“广泛焦虑问卷 7项(GAD-7)”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5、生活质量评估:推荐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SF-12、达特茅斯生活质量问卷、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等。通过对接受心脏康复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价,有助于了解心脏康复获益。

 

6、睡眠管理:通过问诊了解患者对自身睡眠质量的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量表客观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该量表是目前被广泛采纳用于评价患者睡眠质量的自评量表。

 

7、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所有心脏康复专业人员应接受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包括动机访谈技术和戒烟后复吸干预技术。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 2018精要. 中华内科杂志. 2018;50:801-810.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