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1 14:26:2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0次
微血管阻力指数(IMR)是近年来临床用于评价微循环状态的有创参数。
深圳市人民医院董少红等在本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微血管阻力指数可用来预测介入治疗围术期心肌梗死,以介入治疗后的微血管阻力指数预测价值最高。
研究者发现,出现围术期心肌梗死的患者冠脉介入术前、术后微血管阻力指数以及术前相对微血管阻力指数比值均明显高于无围术期心肌梗死的患者。
相关分析显示,冠脉介入术前及术后微血管阻力指数均与超敏肌钙蛋白I水平呈正相关。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冠脉介入术后微血管阻力指数预测围术期心肌梗死的价值最佳,最佳临界值为19.91,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77.0%。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冠脉介入术前微血管阻力指数、术后微血管阻力指数及术前相对微血管阻力指数比值均与围术期心肌梗死独立相关。
该研究纳入54 例行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术后超敏肌钙蛋白I水平分为围术期心肌梗死组(n=24)和无围术期心肌梗死组(n=30),测量术前、术后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微血管阻力指数,记录球囊扩张次数,测量术后24 h 内超敏肌钙蛋白I水平,使用微血管阻力指数校正公式计算微血管阻力指数,计算术前相对微血管阻力指数比值。
来源:刘启云,李江华,刘华东, 等. 微血管阻力指数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心肌梗死的价值.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1059-1063.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