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4 08:09:0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1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在本刊发表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点击下载全文
该报告详细阐述了全国及省级行政区人群的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死因模式、伤残调整寿命年、危险因素暴露与归因负担等疾病负担指标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作者指出,我国期望寿命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我国仍然面临着经济转型与“多重疾病负担”,三大健康模式即人口学结构、流行病学模式和伤残模式的转变和生态及环境污染等多种矛盾及挑战。
经过广大卫生工作者与社会各界数十年的共同努力,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传染病与母婴疾病死亡率大幅下降,期望寿命显著增长。
报告指出,中国1990~2016年间,期望寿命增加了近10岁,由67.0岁增至76.4岁。
男性由65.0岁增至73.4岁,女性由69.2岁增至79.9岁。
中国居民的健康期望寿命也由59.8岁增至67.9岁,男性由58.8岁增至66.0岁,女性由61.0岁增至70.1岁。
图1 1990~2016 年中国人群期望寿命与健康期望寿命变化趋势
但不同省级行政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期望寿命最高者超过了80岁,期望寿命低于70岁者仅有西藏。
2016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均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
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最高的5个省级行政区,从高到低分别为香港、澳门、上海、北京和浙江。
期望寿命低于70岁者仅有西藏,健康期望寿命低于65岁者为西藏、青海、新疆和贵州。
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之差最大的7个省级行政区分别为香港、上海、澳门、北京、浙江、江苏和广东,均超过了9岁;
差值最小者为青海、贵州、西藏和新疆,均低于8岁,见图2。
图2 2016 年中国各省级行政区期望寿命(2A)和健康期望寿命(2B)
来源:[1]曾新颖,齐金蕾,殷鹏,等.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147-1158.
[2]周脉耕,梁晓峰.降低疾病负担,促进全民健康.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145-1146.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