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 20:17:3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8次
《中国循环杂志》第六届编委、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长青,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8日15时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高长青院士
高长青院士自任我刊编委以来,在保持杂志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导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高长青院士现任解放军心脏外科研究所所长,心血管疾病微创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胸心血管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国际微创胸心外科学会常委,美国机器人外科学会常委,美国胸外科学会、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欧洲心胸外科学会、英国胸心外科学会会员,担任国内外数十家杂志总编、共同总编或编委等。
他长期从事心血管外科专业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机器人微创外科,引领并推动了国际机器人微创外科的发展,是亚洲机器人微创心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完成了系列微创冠脉搭桥术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冠脉搭桥术后抗凝治疗新方案。创新性阐述了心肌带的解剖学概念,降低了冠心病室壁瘤手术死亡率,促进了我国冠心病室壁瘤外科的发展。
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20多项。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国内第一部《室壁瘤外科治疗学》,出版我国首部全英文版机器人外科专著《Robotic Cardiac Surgery》,参编《黄家驷外科学》等。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50多人。
他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先后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求是杰出青年工程奖、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中央保健工作特殊贡献奖。入选军队科技领军人才,被评为原总后勤部“科技银星”,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他的离去,是国家和军队医学卫生事业,特别是心血管外科医学事业的损失。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