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1 15:26:01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7次
既往研究显示,病人如果比较肥胖,其在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要遭受较多的射线辐射。
然而,近期Circulation心血管介入子刊发表的一项美国研究发现,在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随着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升高,介入医生遭受的射线辐射也会增加。
该研究显示,介入医生在为特别胖的人(BMI≥40 kg/m2)做介入时,身体“吃”射线量是给正常人(BMI<25 kg/m2)做介入治疗时的7倍,而肥胖患者自己“吃”的射线量仅比瘦子多1倍。
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肥胖程度与介入吃线量独立相关:患者BMI每升高1 kg/m2,医生“吃”的射线量会增加5.2%。
作者指出,这是因为射线要穿透胖子的组织时,需要更大的射线辐射量,射线打在患者身上的同时,也会“反弹”到医生身上,从而让医生“吃”了更多的线。
介入医生“吃”线越多,患白内障、癌症尤其左脑肿瘤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同时生育能力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研究者指出,现在肥胖流行,介入医生也应采取更强的防护措施。新的X线透视系统可将射线辐射量减少50%以上。
该研究还发现,新的防护措施(射线吸收垫)可使医生吃线减少69.4%。
这项研究共分析1119例冠脉介入操作数据,半数患者属于肥胖人群,9.6%处于病态肥胖状态。平均BMI为30.8 kg/m2,平均年龄为66岁。
介入医生的射线辐射量通过在其护目镜或甲状腺颈圈左前侧安装辐射量测定器来检测。
在该研究中,介入医生每做1例冠脉介入,遭受的中位射线辐射量为0.6 μSv。
来源:Ryan D. Madder, et al. Patient Body Mass Index and Physician Radiation Dose Dur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Is the Obesity Epidemic Impacting the Occupational Risk of Physicians in the Catheterization Laboratory?. Circ Cardiovasc Interv.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 2019.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