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10:23:5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3次
国人每3人就有1人失眠。失眠,让人苦恼,很多人吃了药也不见得有效。
近日Lancet子刊上,荷兰学者将失眠分为5种新亚型,以便更好地个体化对付失眠。
研究者指出,之前对失眠亚型多集中在睡眠相关的特征,这种分型方法可靠性较差,多被弃用。
而应用数据驱动,基于情感、人格及生活史特质等非睡眠特征建立多维稳定的失眠分型或更为清晰。
所分的5种新亚型,与睡眠疾病多无关,以生物学特点和生活史来进行区分。具体见下:
1型为高度痛苦失眠障碍(highly distressed insomnia disorder),患者倍觉痛苦,神经过敏或感觉紧张。
2型为中等痛苦、对奖赏敏感失眠障碍(moderately distressed,reward-sensitive insomnia disorder),且对奖赏敏感;
3型为中等痛苦、对奖赏不敏感失眠障碍(moderately distressed, reward-insensitive insomnia disorder),且对奖赏不敏感;
4型为轻度痛苦、高反应性失眠障碍(slightly distressed, highreactive insomnia disorder),因生活中应激性时间引起严重而持久失眠;
5型为轻度痛苦、低反应性失眠障碍(slightly distressed, lowreactive insomnia disorder),几乎不受生活中压力事件影响。
以上分型是研究人员对荷兰睡眠注册研究中4322人平均随访4.8年数据分析的结果。其中2224位患有可能的失眠症,失眠症定义为失眠严重指数(ISI)≥10,其余2098位ISI评分较低者作为对照组。
失眠者中1型占19%,2型占31%,3型占31%,4型占20%,5型5占15%。
研究者发现,这5种类型稳定性较高,平均随访4.8年后再次评估可见保持原来亚型的可能性为87%。
研究还提示分型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比如不同失眠亚型者抑郁症终生患病率相差5倍余。
不过,研究者指出,在直接应用这一亚型分类用于临床个体化治疗前,尚需更多研究。
据悉,研究者正在进行的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以明确是否不同失眠亚型能够识别患有失眠障碍和抑郁症高危人群,同时探究给予高危人群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的同时辅以生物钟疗法是否可阻滞抑郁症的发展。
伴随的述评指出,这种新的亚型分类法,或能为失眠疾病分类学增加新的页面,促进新机制的挖掘和不同干预手段的探索。
来源:
[1] Megan Brooks. Five New Insomnia Subtypes May Help Personalize Treatment. Medscape. January14, 2019.
[2] Tessa F Blanken, Jeroen S Benjamins, Denny Borsboom, et al. Insomnia disorder subtypes derived from life history and traits of affect and personality. Lancet Psychiatry, January 7, 201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