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7 21:22:2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6次
房颤和心力衰竭经常并存,并与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增加有关。
内科学年鉴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研究提示,对于这类患者,导管消融术在改善全因死亡率、心力衰竭住院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最大摄氧量和生活质量方面优于传统药物治疗。
与药物治疗相比,房颤消融降低了全因死亡率(9.0%vs17.6%;RR=0.52)和心力衰竭住院率(16.4%vs27.6%;RR=0.60)。
而且导管消融还改善了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差6.95%),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平均差20.93 m),峰值耗氧量(VO2最大值,平均差3.17 ml/kg·m in);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改善。
即使排除有争议的Castle-AF研究后,结果仍如此。
Castle-AF是该meta分析中最大的试验,也是随访时间最长(60个月)的试验。它也很独特,因为它有一半的患者为阵发性心房颤动,而其余的试验则涉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
研究者指出,导管消融术带来临床获益主要是来源于房颤负荷的降低和左室射血分数的提高。
在纳入的研究中,大多数患者接受了强有力的心率控制,这支持了房颤本身是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此外,该Meta分析发现,虽然消融组和药物治疗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7.2% vs 3.8%;RR=1.68),但消融组的严重不良事件更为常见。
研究纳入了6个随机对照试验,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涉及775例患者。
来源:Turagam MK, et al.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n Intern Med. 2018 Dec 25. doi:10.7326/M18-0992. [Epub ahead of prin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