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 12:47:08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0次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邱晓娜等研究表明,对于行冠脉介入治疗时,血栓负荷较重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血栓抽吸后,经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静脉内给药组织灌注水平高。
研究显示,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患者比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者,术后2 h ST段完全回落率高(67.9% vs 35.5%,P=0.019),术后即刻TIMI血流3级比例高(87.5% vs 64.1%,P=0.015)。
这提示,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能更有效地恢复心肌细胞的再灌注,对近期预后好。
研究还显示,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降低趋势,不过相较于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出血风险无明显不同,无致命性出血事件。
研究者推测,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的获益,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有关。
研究显示,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患者,术后12 h血清人可溶性CD40L(sCD40L)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均较低(P<0.05)。
而sCD40L、MMP-9参与动脉管壁的炎症反应,可贯穿动脉粥样硬化的始终。还有研究表明,sCD40L的升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死亡率上升的独立预测指标。
该研究共纳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血栓负荷较重的STEMI患者79例,在血栓抽吸的基础上,39例患者给予静脉替罗非班,40例给予冠脉内替罗非班。
冠脉内替罗非班给药方法是经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10 µg/kg,两组均以维持量 0.15 µg/(kg·min)维持 24~48 h。
来源:邱晓娜, 马洪山, 张萍, 等. 高血栓负荷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静脉内和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对心肌组织灌注的比较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50-5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