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牛了!阜外医院用心脏超声3D成像测心功能,效果堪比核磁共振

2019-02-12 20:38:4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9次

阜外医院吴伟春等研究发现,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法能够准确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且重复性好,客观性强,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测量心脏功能的新方法。

 

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是一种最新的、基于解剖智能超声模型的分割算法评价心脏功能,最大的优点是基于三维的、先验的、成像时间快的心脏功能成像技术。

 

为了验证该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研究采用核磁共振作为金标准,同时采集M型超声、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心脏运动定量分析法及HM法计算不同心脏疾病的LVEDVLVEF,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

 

研究发现,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技术不需要连接心电图,处理的时间与M型超声及心脏运动定量分析法法相似(平均约10 s),较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大幅度缩短(>1 min)。

 

与核磁共振比较,其相关性很高,尤其是冠心病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图像清晰较高(图1),对于不同心脏疾病的心脏功能的各种测量方法比较, 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法也较其他方法相对准确。

 

图  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和核磁共振图形比较

 

研究也发现,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技术的缺点是如果二维超声图像欠佳, 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法测量也会不准确,需要手动法进行边界调节,从而产生测量误差。

 

研究纳入18例患者,其中心肌病患者7例(其中扩张性心肌病2例,围产期心肌病1例,肥厚型心肌病4例),冠心病患者8例,其他疾病3例(心律失常2例,瓣膜病1例)。

 

来源:吴伟春,兰天,朱振辉,等. 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对不同心脏疾病心脏功能的评估价值.中国循环杂志,2019,34:8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