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3 16:37:0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3次
近日,全球疾病负担相关研究显示,2016年全球有超出80万人自杀。
研究显示,1990~2016年自杀死亡人数增加了6.7%,2016年达81.7万。不过在校正年龄这一因素后,死亡率下降了33%。
但让人心忧的是,自杀是亚太高收入地区年龄标准化寿命年损失的首因,也是东欧、中欧、亚太高收入地区、澳大拉西亚和北美高收入地区前十位死因之一。
就男女来看,男性自杀率更高(15.6/10万人 vs 7/10万人),而且自杀率的下降也低于女性(24% vs 49%)。不过在社会人口指数较低的绝大多数国家中,女性自杀率却高于男性。
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有所局限性,存在自杀报告不足以及死因错误分类问题,尤其在某些宗教和文化背景国家中。鉴于此,研究者认为,研究结果可能低估了自杀所带来的负担。
就中国自杀及其后遗症而言,2016 年云南、湖北和青海人或最刚烈,负担最重,北京、上海和天津最低。
图1 2016 年中国各省级行政区自杀及其后遗症的标化DALY率分布
其中,云南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为 693.8 人年/10万,湖北为647.6人年/10万 ,青海为561.7人年/10 万。
不论如何,对于自杀风险较高的地区和群体,是未来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15~2030年全球要降低1/3的自杀死亡率。
来源:
[1]Mohsen Naghavi,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suicide mortality 1990 to 2016: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BMJ, 2019, 364: l94.
[2]曾新颖,齐金蕾,殷鹏,等. 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1147-115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