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4 10:33:4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7次
郑州人民医院学者发现,术前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儿茶酚胺类药物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红细胞输血危险因素。
研究纳入1 257 例单纯 OPCAB 患者,有603例(47.97%)患者输血,其中少量输血(≤ 4 U)471 例,大量输血(>4 U)132 例(占10.50%)。
输血定义:术中或术后 7-12 天内输注红细胞,输血量定义:术中和术后7-12 天内输注红细胞总数量。
红细胞输血标准:(1)术中 Hb ≤ 6.0 g/dl;(2)术后 Hb ≤ 8.0 g/dl;(3) 危重、高龄患者或怀疑或确定有活动性出血时 Hb ≤ 9.0 g/dl。
与少量输血者相比,大量输血者的年龄偏大、BMI 偏低、术前静脉应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和硝酸酯类药物比例偏高。
研究亦表明,年龄偏大、BMI 偏低患者较年龄偏小、BMI 偏高患者,其输血风险高,且年龄越大、BMI 越低的患者,大量输血的风险越高。
研究的特有发现是:术前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儿茶酚胺类药物是搭桥手术患者输血的危险因素,并且与大量输血独立相关。
研究者建议,对于术前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尽最大可能改善其心脏状态,增加手术耐受力,可降低输血风险,并减少输血量。
来源:张万程,王圣,孙俊杰,等.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红细胞输血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6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