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6 07:45:3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7次
目前,临床上超声心动图主要通过观察有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判断有无心肌缺血,但未发生心肌梗死的缺血心肌静息状态下室壁运动异常往往并不显著,且肉眼观察室壁运动主观性较强,对医师经验依赖性较大,缺乏定量评价指标。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陈银花等报告,近年发展起来的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可比较敏感地发现静息状态下室壁运动正常患者的冠状动脉左主干和三支病变。
他们发现,在静息状态下室壁运动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中,左心室各水平及整体纵向应变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减低。二维纵向应变可较敏感地发现心肌缺血,其中左心室基底段+ 中间段纵向应变对冠状动脉左主干及三支病变的预测价值最大。
研究人员选取92 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高危组(左主干或三支病变)24 例,冠心病低危组(单支或双支病变)36 例和对照组(无冠心病)32 例。应用自动功能成像技术获取左心室基底段纵向应变、中间段纵向应变、心尖段纵向应变、基底段+ 中间段纵向应变以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结果显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对照组、冠心病低危组、冠心病高危组的左心室基底段纵向应变、中间段纵向应变、心尖段纵向应变、基底段+ 中间段纵向应变以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均逐渐减低,上述指标冠心病低危组均低于对照组,冠心病高危组均低于冠心病低危组(P 均<0.01)。
冠心病高危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曲线及牛眼图
ROC 曲线分析显示,左心室基底段+ 中间段纵向应变预测冠状动脉左主干和三支病变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70,最佳界值为-18.1%,敏感度83.3%,特异度76.5%。
来源:陈银花,陈勇,马勇,等. 二维纵向应变对室壁运动正常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和三支病变的预测价值.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55-6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