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1 20:51:2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3次
有一种心梗,发病时并不被患者本人或医生认知,即使是心电图也不能识别。
云南昆明医科大附属二院赵新湘、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曾道兵等则应用钆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对这种隐性心梗进行了探究。
这项研究共纳入50例无心梗病史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研究者应用钆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检查发现,隐性心梗发生率为24%;主要位于心肌的下壁和侧壁,且梗死面积较小。
具体位于心肌的侧壁7个节段、下壁11个节段;右冠脉供血区发生梗死较多见,平均梗死面积比为%。
此外,还发现2例透壁隐性心梗,以下壁心梗为主。
研究者还发现,冠脉狭窄程度≥ 75% 相较于冠脉狭窄程度 <75%,所支配的心肌发生隐性心梗的风险增加5.2倍。
研究者指出,尽管隐性心梗面积很小,但预后却需要给予关注。
有研究显示,隐性心梗患者心脏猝死、致死性心肌梗死、新发心绞痛、以及有症状需要血运重建术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无心梗患者的2倍。
他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隐性心梗,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提高有重要意义。而钆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能敏感地检测梗死心肌,特别是对心内膜下及小灶的心肌梗死的识别。
该研究中,50 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且均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冠脉造影或冠脉CT造影检查。磁共振检测发现心内膜下存在延迟强化灶者,为隐性心梗。
来源:曾道兵, 赵新湘, 常婵, 等. 钆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识别的隐性心肌梗死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234-23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