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3 07:17:0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7次
近期,欧洲心律协会(EHRA)发布了无症状心律失常患者的管理共识,对房早、室早、房颤、室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等的治疗进行了推荐。【点击下载原文】
1
房早很常见,不一定有症状。以前认为房早是良性的,没什么问题。
目前则认为,频发房早是房性心动过速和进展为房颤独立预测因素。频发房早患者死亡或卒中风险增加相关,以及因房颤住院有关。
频发房早且CHA2DS2 -VASc评分≥2分的患者的年卒中风险为每年2.4%,与CHA2DS2 -VASc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相似,支持频发房早可能实际上是房颤可能是房颤的替代标记物。
频发房早可能是亚临床心房心肌病的标志物,增加了房颤和卒中风险。
建议:
1、Holter发现房早>500次/24 h的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应告知患者房颤的症状。并对可能的房颤进行进一步评估,包括更长时间的监测 。
2、建议对房早较多的患者全面纠正其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控制高血压、减轻体重和筛查睡眠呼吸暂停。评估有无结构性心脏病。
3、当观察到房颤短暂发作时,房早>500次/24 h或任何连续超过20个房早时要考虑抗凝。但应个体化。
4、未发现房颤的房早较少的患者不需抗凝。
2
心电图发现预激综合征发生率为0.1%~0.3%。有症状预激综合征猝死的终生风险估计为3%~4%。
建议:
1、无症状预激综合征患者,应长期随访。特别是间歇预激和生理学检查为低危患的者。
2、无症状预激可考虑电生理学进行风险分层,具有高危特征的患者可考虑导管消融。
3、对于参加高强度,或专业运动以及有职业风险的人,可考虑导管消融。
4、应该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风险。
3
1、无症状房颤患者应根据卒中风险进行抗凝,与有症状的房颤患者等同。
2、应考虑筛查高危人群,例如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
3、对于无症状房颤患者,应建议改变生活方式,与有症状的房颤患者等同。
4、对于无症状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是否需要复律,需要鉴别真正的无症状患者,或对房颤症状已经适应了的患者。
5、对于无症状房颤且有快速室率的患者,应处方速率控制药物,以降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风险。
6、在详细知情同意后,可根据患者的偏好,无症状房颤患者也可考虑消融。
4
建议:
1、频繁发生室性早搏的患者(> 500/24小时),应转诊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以排除任何潜在的结构性和缺血性或心脏病。
2、频发室性早搏(负荷> 20%)是全因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高,应加强随访。
3、应治疗怀疑心动过速型心肌的室性早搏患者。
4、无症状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应重点关注潜在的心脏病,以改善预后。
有些特征表明室性早搏患者的预后较差,需要排除潜在的结构性、缺血性或心律失常性疾病。室性早搏患者预后较差的影响因素如下:
(1)潜在的结构性、缺血性或心律失常性疾病
(2)室性早搏超过2000次/24小时
(3)复杂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和非持续性室速)
(4)多形性室性早搏
(5)运动时室性早搏增加
(6)非流出道室性早搏(单形或形态略微不同)
(7)室性早搏的联率间期短(R-on-T现象)
(8)QRS宽的室性早搏(常见于心肌病)
5
1、应对无症状非持续性室速患者应进行评估,以发现结构性,缺血性或心律失常性疾病。
2、在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在LVEF <35%没有可逆原因持续性室速患者,应考虑置入ICD。
3、LVEF≥40%的无症状患者的非持续性室速通常不需要特异性抗心律失常治疗,但应对基础心脏病进行优化治疗。
6
1、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诊断要点
(1)没有其他原因导致心肌病(心肌梗死、瓣膜病、高血压、酒精或药物使用,应激等)
(2)无左室肥大
(3)无左室腔径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径<6.5 cm)
(4)控制心动过速(通过控制室率、复律或射频消融)后1-6个月内左室功能恢复。
(5)在控制心动过速后左室功能恢复,但心动过速复发后左室射血分数迅速下降。
2、建议:
(1)在考虑诊断心动过速心肌病之前,应该排除其他心脏病(心肌梗死、瓣膜病、高血压、酒精或药物使用、应激性心肌病等)。
(2)心动过速心肌病的管理应包括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室率控制和和特定心律失常(包括房颤)的节律控制。
(3)对于持续性或复发性房或室性心律失常的节律控制,优选消融。即使患者无症状和疑似心动过速心肌病时。
7
1、晕厥伴严重心动过缓或暂停> 6 s的应该治疗。
2、完全无症状的心动过缓不需要治疗。
来源:David O. Arnar, et al. Management of asymptomatic arrhythmias: a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EHRA) consensus document, endorsed by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HFA), Heart Rhythm Society (HRS), 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 (APHRS), 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 of Southern Africa (CASSA), and Latin America Heart Rhythm Society (LAHRS).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2019. doi:10.1093/europace/euz0462019 Mar 1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