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1 21:01:2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6次
由于有部分房颤可自行终止,那么是否需要立即恢复窦性心律?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期一项研究则称,对于新近发生症状性房颤患者,采用“等着瞧(wait-and-see)”策略,即在4周内恢复窦性心律,其效果不劣于早期复律。
研究纳入了到急诊室就诊的新发(<36 h)血流动力学稳定有症状的房颤患者,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均接受抗栓治疗,之后被随机分为延迟复律组(n = 218)和早期复律组(n = 219)。
早期复律组在36 h内进行复律。延迟复律组仅使用心率控制药物,进行初始治疗,若房颤在48 h内未缓解,则进行延迟复律。
延迟复律组如果已恢复窦律或房颤心率小于110 bpm,可出院回家并进行遥测心电监测,第二天返回心电图。如果仍为窦律,可回家并每天进行三次遥测心电图监测,在4周后回来做心电图,仍为房颤的话,进行延迟复律。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在4周时恢复窦性心律。
结果发现,在4周时,延迟复律组91%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早期心脏复律组94%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
延迟复律组有69%在48小时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28%经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其中9例患者进行药物复律,52例患者进行电复律。
早期心脏复律组有16%的患在心脏复律前转为窦性心律,78%经心脏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其中83例患者进行药物复律,88例患者进行电复律。
随访4周后,延迟复律组30%房颤复发,早期心脏复律组29%房颤复发。在4周内,分别有10例和8例患者发生心血管相关并发症。
同期刊登的述评称,如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早期复律肯定是首选。但对于大多数新发房颤患者,采用“等着瞧”策略也不错,除非其有持续性房颤病史或不能等待的患者。
述评也认为,对于房颤超过36 h的患者,如果正在接受长期抗凝治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证实为低风险,或持续时间为36~48 h中风低危的房颤,也可实施早期复律。
来源:
[1]Pluymaekers NAHA, et al. Earlyor Delayed Cardioversion in Recent-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NEJM. March 18, 2019. DOI: 10.1056/NEJMoa1900353.
[2] Jeff S. Healey and William F. McIntyre. The RACE to Trea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NEJM March 18, 2019. DOI: 10.1056/NEJMe190234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