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5 11:59:2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6次
临床上,总有些室性心律失常让人头疼,药物治疗失败,导管射频消融也“铩羽而归”。消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心律失常激动点“隐藏”得太深,传统的心内膜或心外膜途径不能触及。
新办法来了!
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药物和传统射频消融术束手无策的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使用一种新型的针刺射频消融导管能够限制控制心律失常,而且手术风险也在可接受范围。
这种新型针刺射频消融导管,使用可伸展和收缩的27g 针头,可针对心肌深部心律失常激动起源部位。
结果显示,每例中位15处针刺病变,73%(19/26)的患者消融治疗成功至少1处诱导性室性心动过速,5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4例成功抑制周围组织引起的心律失常。
随访6个月时,48%的患者未复发室性心律失常,另有19%的患者病情得以改善。
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1例经皮引流治疗的心包积液,和1例左心室起搏电极移位。无死亡病例。
研究共纳入3个医疗中心31例受试者,其中26例为持续性单行性室性心动过速,包括8例近期发生室性心动过速风暴或需静脉药物注射的患者,和5例伴有左心室功能不全相关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71%无缺血性心脏病。
这些患者均先前至少一次行传统导管射频消融术失败。
来源:Stevenson WG, Tedrow UB, Reddy V, et al. Infusion Needl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J Am Coll Cardiol, 2019, 73(12): 1413-142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