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都挺好》中苏大强的“作”是老年痴呆症;柳叶刀研究则称:控制9种因素可预防中国40%痴呆

2019-04-18 13:43:31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1次

《都挺好》电视剧中,患了老年痴呆症的苏大强,忘事,认不清身边的人,忘记回家的路,日常行为都不利索……而这些症状,只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日常的缩影。


 

据悉,全球有近5000人罹患痴呆症;到2050年,痴呆人数估计会增加到1.32亿。

 

痴呆症包含了多种类型,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症和帕金森性痴呆症等。

 

其中老年痴呆症,也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占痴呆症病例的60%80%。根据中国疾病负担报告,过去 11 年间,从死亡数变化来看,阿尔兹海默病增长了57.8%,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五。

 

2017年发表的痴呆防治决议报告指出,避免儿童教育水平低、听力损失、吸烟、高血压、肥胖、缺乏身体活动、社会孤立、抑郁和糖尿病等9种因素可降低35%的痴呆。

 

但这35%是针对富裕国家的,对于中低收入国家有多大影响?

 

近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学者在Lancet子刊刊发的研究表明,控制好这9种危险因素,在中国可预防39.5%的痴呆症,在印度和拉美分别可预防41.2%55.8%。。

 

中国、印度和拉美3个国家和地区的痴呆症的患病率分别为6.4%8.5%8.6%

 

拉美地区、印度和中国痴呆症潜在可改善风险因素的人口归因分数

 

“我们发现,亚洲和拉美地区中低收入国家,痴呆症比富裕国家可以更好做好预防。比如提升儿童时期教育水平、改善中老年人群听力和肥胖以及体力活动,这些国家的痴呆症患病人数可以大幅下降。”研究者表示。

 

中年肥胖和听力受损以及晚年体力活动少,是所有地区痴呆风险相关的重要因素。


其中提高儿童受教育水平,是影响中低收入国家人群痴呆症的重要因素;社会孤立,是影响高收入国家人群痴呆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具体到中国,儿童期受教育水平、高血压、体力活动不足、肥胖、吸烟、听力损害最为突出,控制好这6项就可预防37%的痴呆症。

 

就终生风险而言,儿童期受教育水平低可增加国人60%的痴呆症罹患风险;人到中年,听力受损、高血压和肥胖分别会增加90%60%60%的风险;到65岁及以后的晚年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糖尿病、抑郁、社会接触少等因素,会增加40%~90%的风险。

 

此外,研究者指出,鉴于各国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抑郁症对痴呆症流行的影响或存在低估,而对拉美地区或高估。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精神病学教授Gill Livingston指出,虽然并不期望这9种危险因素可以完全控制或消除,但只要改善就可对痴呆症的控制产生较大影响。只要延迟痴呆症5年内发病,就可将患病率折半。

 

这项研究中有12865位来自拉美地区,2162位来自中国,2004位来自印度。中位年龄73岁,62.5%是女性。

 

来源:

[1] 曾新颖,齐金蕾,殷鹏,等. 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1147-1158.

[2] Naaheed Mukadam, et al,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s for risk factors for dementia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n analysis using cross-sectional survey data.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9, DOI: 10.1016/S2214-109X(19)30074-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