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5 10:49:28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9次
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再灌注损伤一直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也无相应药物来治疗。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淼教授课题组就此问题有重要突破,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点击可见原文)
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一种叫前列腺素E2(PGE2)的活性脂类小分子是微循环的关键调控分子,PGE2合成及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损伤。
作者认为,这在心肌梗死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环氧合酶-1(COX-1)和膜结合型PGE2合成酶1(mPGES-1)是促成PGE2合成的两个关键酶,发挥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在mPGES-1基因敲除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图1)。
注:IS/AAR:梗死面积与缺血区面积百分比。**:P<0.01
图1 mPGES-1基因敲除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
PGE2合成的增加抑制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的相互作用,减轻炎症细胞向缺血心脏组织的侵润和损伤,并且通过微血管扩张来改善缺血组织血液供应和能量代谢。
进一步研究发现,PGE2受体4(EP4)介导了PGE2的保护作用,其中内皮细胞的EP4发挥重要作用。
图2 PGE2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研究者还在小鼠心肌梗死后给予临床上使用的米索前列醇(PGE类似物)或EP4激动剂,发现均能显著降低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功能。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批准号:81370222、81570269)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6-I2M-1-006/003,2017-I2M-1-008)的支持,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朱丽媛、徐传胜、霍星宇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王淼。王淼课题组致力于心血管发病机制研究和新药发现。
来源:
[1] Liyuan Zhu, Chuansheng Xu, Xingyu Huo, et al. The cyclooxygenase-1/mPGES-1/endothelial prostaglandin EP4 receptor pathway constrains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 Nat Commun, 2019, 23 April 2019. DOI: 10.1038/s41467-019-09492-4.
王淼教授,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脏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血管生物学与药理学课题组组长(PI),博士生导师。他也是中美医药开发协会(SAPA)终身会员,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
王淼教授1996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2002年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免疫学方向博士学位。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药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认证(临床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2006年起先后担任宾西法尼亚大学药理系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和研究助理教授(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2010年受聘为美国辉瑞制药全球研发(Pfizer Global R&D) 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研发部主要科学家(Principal Scientist)。2013年入职国家心脏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他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分子机制与药物发现研究,目前集中于心血管疾病的炎症免疫调节机制和新药靶鉴定与新药发现。
王淼教授及其团队发表主要论文于Nat Commun、PNAS、Circulation(2008, 2011, 2017)、J Clin Invest、ATVB (2018a, 2018b)等学术期刊。
团队合影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