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6 12:27:08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7次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学者在《卒中》杂志发表研究称,心房颤动(房颤)会导致与痴呆相关的大脑形态改变,而且房颤患者发生痴呆与脑卒中无关。
研究者表示,到目前为止,研究房颤与痴呆的相关性的大多数研究都是横断面的,有局限性,在这项研究中,在十年内,两个不同时间进行了脑部核磁共振扫描。
这项研究纳入了963名无卒中也无房颤的受试者。他们在1993-1995年进行了脑部核磁共振,在2004-2006年进行了第二次脑部核磁共振。
研究者分析了房颤与衰老及痴呆相关的脑沟和脑室形态学改变的关系。
在纵向分析中,29名参与者(3.0%)在第一次脑部核磁共振后发生房颤。
研究发现,房颤患者亚临床脑梗塞的发生率增加(OR=3.08),脑沟分级恶化(OR=3.56),脑室分级恶化(OR=9.34)。
在横断面分析中,在969名参与者中,35名(3.6%)在2004-2006年核磁共振扫描时出现房颤。
在多变量调整后,房颤患者的脑沟分级恶化(OR=3.9)和脑室分级恶化(OR=2.4),白质高强度或总脑容量无差异。
研究者指出,房颤与亚临床脑梗死的增加以及与衰老和痴呆相关的脑沟和脑室形态学改变的恶化独立相关。很显然,房颤是一个连接心脏和大脑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更多研究来明确房颤相关神经退行性变的机制。
来源:Jeremy P.Berman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bnormalities, Stroke, 2019,50:783–78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