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3 20:28:5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4次
中国台湾学者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尽管CHA2DS2-VASc评分相同(男性1分,女性2分),但合并不同疾病的房颤患者启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年龄阈值应有所不同,其中心力衰竭是35岁,高血压或糖尿病是50岁,而伴发血管疾病应该是55岁。
作者指出,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不是静态的,因为房颤患者在诊断出房颤后,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发生很多的合并症。
因此,评估卒中风险时最好采用一种伴随疾病和缺血性卒中发生时的实际年龄。
研究队列包括31039例没有伴随疾病的房颤患者和39020例只有一个伴随疾病的房颤患者。
研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各年龄段存在共病的情况下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即:
(1)基于基线风险因素和年龄的传统的方法;
(2)动态方法(新发生共病时对患者进行检查);
(3)理想方法(共病发生时对患者进行检查以及卒中发生时的实际年龄)。
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临界点设定为卒中风险为0.9%/年。
结果发现,与动态或理想评估方法相比,采用传统方法评估的缺血性卒中总风险被高估,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比率(incidence rate ratio)为1.24,心力衰竭患者为1.20,糖尿病患者为1.37,血管疾病患者为1.38。
与理想评价方法相比,传统方法或动态方法评估各年龄层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普遍较高。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无论卒中风险评估方法如何,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临界点是相似的,均为35岁。
根据理想评估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和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年龄阈值分别为35岁、50岁和55岁。
来源:Tze-Fan Chao, et al. Age threshold for the use of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sights into the optimal assessment of age and incident comorbidities. Eur Heart J, 2019,40(19): 1504–151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