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0 22:32:21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0次
年仅41岁的赵女士近两年来反复出现胸闷、气短、乏力、濒死感甚至晕厥,几乎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失去了工作能力。
并反复于多家医院就诊后诊断为“肺栓塞、肺动脉高压”,予抗凝、靶向药物(波生坦及他达拉非)治疗,每月近7000元的药物治疗费用使赵女士负债累累。
2019年1月,赵女士经多次辗转后就诊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肺动脉造影+右心导管检查后,赵女士被确诊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但赵女士已经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症状。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因反复发作的肺动脉血栓栓塞,而引起机械性肺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肺动脉压力和阻力显著增高,出现进行性右心衰竭而致残致死的疾病。
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及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区联合会诊后,建议患者行经皮肺动脉腔内成形术(PTPA)。
经皮肺动脉腔内成形术(PTPA)是一种新型治疗技术,通过多次多部位球囊扩张技术,可显著改善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显著改善运动耐力,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为肺动脉高压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然而对这种疾病的患者而言,往往存在多发肺动脉段受累,需要反复多次PTPA才能获得较好疗效。因此需要医务人员有更多耐心和奉献精神,让患者最大获益。
2019年3月27日及2019年5月16日,由中国医学院阜外医院徐希奇主任及周玉平博士及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徐鸥主任带领的肺血管组诊疗团队为赵女士先后两次实施了PTPA治疗。
经过两次手术治疗,患者胸闷、气短症状及活动耐量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由80%提高97%;6分钟步行距离由83米提升到435米;右心导管测得平均肺动脉压力由72 mmHg下降到32 mmHg,药物治疗费用也降低到约1200元/月。
2019年5月21日,饱受疾病折磨的赵女士好转出院了!出院时赵女士能下床活动、到花园散步,能自己打水、洗碗,活动耐量明显增加,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云南省地处高海拔地区,是血栓形成和肺动脉高压的多发地,为进一步提高我省肺栓塞及肺动脉高压的诊治水平,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支持下,于2018年12月11日成立了肺血管疾病专科病房,让省内患者足不出户就能面对面的接受北京肺血管专家及时的诊治。
来源:云阜肺血管疾病专科 通讯员:韩谨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