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9 14:19:1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2次
近年来,红肉对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近期更是屡上“黑榜”。
这不,BMJ前脚刚发文指出“多吃红肉,早死风险高”,Circulation杂志后脚刊发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多吃红肉和加工肉,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该研究显示,红肉和加工肉摄入量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之间呈正相关。
12.6年随访期间,每天每多吃100 g红肉和加工肉,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19%。
与之相反,多吃酸奶、奶酪和鸡蛋有助于降低缺血性心脏病风险。
每天每多喝100g酸奶,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7%;每天每多吃30 g奶酪,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8%;每天每多吃20 g鸡蛋,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7%。
不过,研究显示,酸奶和鸡蛋的益处仅在随访前4年中显示出来。剔除掉前4年的随访数据后,酸奶和鸡蛋的摄入量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不再有明显关联。
另外,如将每天不吃100 kcal热量的红肉和加工肉,而是等量的高油脂鱼(鳟鱼、三文鱼等)、酸奶、奶酪或鸡蛋,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大约降低20%。
该研究还显示,禽肉、鱼肉、牛奶等其他动物来源蛋白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无关。
研究者还发现,红肉和加工肉吃得越多,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收缩压越高;而奶酪吃得越多,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低。
该研究为泛欧洲EPIC(欧洲癌症和营养前瞻性研究)队列研究,从9个欧洲国家纳入近41万人。平均随访12.6年期间,7198人发生心肌梗死或死于缺血性心脏病。
来源:Consumption of Meat, Fish, Dairy Products, and Eggs and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 Prospective Study of 7198 Incident Cases Among 409 885 Participants in the Pan-European EPIC Cohort. Circulation, 2019, 139: 2835–2845. Originally published 18 Jun 201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