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2 14:17:41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6次
很多女孩子羡慕别人有一双又细又长的腿,但腿细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
6月30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对于绝经后女士来说,腿细反而会明显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相关述评指出,该研究发现,腿部脂肪多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述评还认为,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腹型肥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腿部)脂肪蓄积的失衡,可能间接会导致血管损伤。
身体局部脂肪蓄积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潜在关联机制
在该研究中,平均随访近18年的结果显示,校正人口统计因素、生活方式和临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体重指数正常的绝经后女士,腿部脂肪占比越高时,心血管病发生风险越低,同时躯干脂肪占比越高,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也越高。
腿最粗(腿部脂肪占比≥49.8%)的女士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较腿最细(腿部脂肪占比<41.1%)的女士降低了38%。
躯干最肥(躯干脂肪占比≥37.7%)的绝经后女士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较躯干最瘦(躯干脂肪<27.1)的女士增加91%。
躯干肥、同时腿细(“苹果型”身材)的女士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尤其高,是躯干瘦而腿粗(“梨型”身材)者的3.33倍。
绝经后女士腿部和躯干脂肪占比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
进一步校正腰围或腰臀比后,躯干脂肪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仍有明显关联。
但是,研究者发现,全身脂肪质量与全身脂肪占比均与心血管病风险无关。
由此可见,如果站在预防心血管病的角度,减肥只要注重减少肚子和腰背上的肥肉就行了。
实际上,在该研究中,研究期间每1000名腿部脂肪没有变化单躯干脂肪占比从37%减少至27%的女士中,每年心血管病可减少6例。
同样,每1000名躯干脂肪占比没有变化、腿部脂肪占比从42%增至49%的女士中,每年心血管病可减少3例。
研究者表示,目前临床上常用体重指数或腰围等指标来评估心血管风险,但该研究说明,需要采用更好的人体测量方法,通过检测局部脂肪分布来确定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中纳入的女士均为绝经后女士,因此其结论不能推广至年轻女士和男士,因为这些人群的局部脂肪占比相对较低。
该研究纳入美国女性健康倡议研究中2 683名体重指数正常(18.5至<25 kg/m2)、基线无心血管病的绝经后女士,采用双能 X 线吸收测量法检测身体组分,包括局部脂肪质量、全身脂肪质量、肌肉质量和骨质量。
研究的主要终点心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平均随访17.9年期间,共发生291例心血管事件。
来源:
[1]Guo-Chong Che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regional body fa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normal body mass index. Eur Heart J, Published: 30 June 2019.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z391
[2]Matthias Blüher, Ulrich Laufs. New concepts forbody shape-related cardiovascular risk: role of fat distribution and adipose tissue function. Eur Heart J, Published: 30 June 2019.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z41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