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2 17:27:28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0次
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祖禄、孙鸣宇等发表研究显示,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患者并发心包填塞发生率0.2%。
研究纳入12 959 例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患者,并发心包填塞30 例(0.2%),29 例(96.7%)为在导管室诊断的早发心包填塞,1 例(3.3%)为术后1 小时发生的延迟心包填塞。
其中房颤消融2 409 例,发生心包填塞19 例(0.8%),房颤相关的心包填塞占63.3%(19/30)。
其次为,左侧旁路消融并发心包填塞6 例,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消融并发心包填塞5 例。
房颤消融合并心包填塞的19 例患者中,13 例可能与房间隔穿刺损伤心肌有关,多为穿刺位置偏高偏后。
研究者称,早期识别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早实施心包穿刺引流,必要时外科开胸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首诊早发心包填塞的患者临床表现包括主诉胸闷、胸痛2 例;术中血压降低5 例,血压降低伴心率增快4 例,血压降低伴心率减慢2 例。
线胸片显示:心影搏动减弱或消失12 例;穿刺房间隔出现造影剂渗漏2 例;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爆裂音2 例。
本研究中28 例心包填塞患者均行心包穿刺引流术,另2 例患者心脏超声示少量心包积液,经对症治疗生命体征相对平稳,保守治疗。共4 例患者接受外科开胸手术,均存活。
本研究中22 例患者在心包穿刺引流术同时,无菌操作下对所抽出的心包积血经深静脉鞘管自体回输。本中心心包积血引流后自体回输患者均常规应用抗生素,且自体血回输量不超过500 ml。
来源:孙鸣宇,王祖禄,梁明,等. 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中并发心包填塞的识别及处理.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597.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