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1 21:01:1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8次
对于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来说,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P2Y12受体抑制剂)必不可少。
尽管指南建议分别要接受至少12个月和6个月的双抗治疗,但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因为不少研究发现短期双抗可改善患者预后。
近期,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袁洪教授等人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证实,对于大多数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双抗治疗≤6个月是最佳策略。
分析显示,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中,与短期双抗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相比, >12月双抗可导致大出血风险增加78%,非心原性死亡风险增加63%,但可显著减少缺血事件、心肌梗死和支架血栓形成。
标准(12个月)双抗者出血风险增加了39%。
长期或标准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vs 短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敏感性分析显示,与短期和标准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程≥18个月时,非心原性死亡(OR=1.71~2.34)和出血事件(OR=1.68~2.54)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
亚组分析表明,在冠脉置入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中,与短期双抗相比,长期双抗导致全因死亡、大出血和任何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99%、88%和79%。
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短期双抗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标准双抗相似;与短期双抗相比,长期双抗者出血事件发生风险增加73%。
不同亚组患者中长期或标准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vs 短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研究者认为,大多数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的冠心病患者可考虑短期双抗策略,因为长期双抗策略会增加死亡和出血事件,而标准双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短期策略相似。
该分析纳入于1983年6月至2018年4月发表的17项相关研究,共涉及46 864例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
研究者指出,该分析纳入的研究异质性较低,说明结果比较可靠。
来源:Yin SH, et al. Duration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ith drug-eluting stent: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BMJ, 2019, 365: l222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