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ESC2019】阜外医院研究称“小短信,大作用”:短信也可帮忙控血糖

2019-09-01 23:46:2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7次

2019ESC及世界心脏病大会上,阜外医院霍西茜报告了CHAT-DM随机试验,研究证明,低成本的短信发送程序可改善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霍西茜称,发短信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相关。

 

她认为:利用过去十年手机使用量的指数增长,一个简单的短信程序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

 

这可能为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失衡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手段。她说。

 

CHAT-DM 研究从中国34家医院招募了502名患者。除常规诊疗外,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短信干预组或对照组6个月。干预组每周从研究人员建立的自动化系统中随机收到6条信息。

 

内容包括糖尿病和冠心病、血糖监测和控制、血压控制、药物依从性、身体活动和饮食、足部护理和情绪管理的生活方式建议。对照组每月收到两条感谢短信。

 

6个月后,干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6.7% vs. 7.2%)。干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0.2%,对照组上升0.1%,两组之间的差异为0.3%

 

与对照组(52.6%)相比,干预组达标的患者更多(69.3%)。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空腹血糖的变化也较大(分别为-0.50.1mmol/L)。

 

两组之间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体重指数和自我报告的体力活动无显著差异。参与者可以接受这种短信干预,97%的参与者觉得短信有用、可读,并且是一种适当的联系方式。

 

虽然这项研究没有衡量哪些短信最有效,但霍博士说:严格的饮食控制等生活方式建议可能有助于改善血糖水平,同时提醒人们定期监测血糖。这些信息旨在提供信息和动力,帮助患者设定目标和管理压力。

 

她补充说,短信在文化上是敏感的,例如使用传统的中文格言和朗朗上口的押韵。

 

与个人成就相比,社会和家庭目标更常用于帮助改善健康行为,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霍博士补充道。

 

霍博士指出,向基线水平较低的糖化血红蛋白干预组患者发送短信是安全的,不会导致血糖水平进一步降低或低血糖。

 

她总结道:发短信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改变全球卫生服务方式,改善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

 

研究同期发表在并发表在《循环:心血管质量和结果》子刊上。

 

来源:ESC官网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