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4 22:40:11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7次
植入ICD可以挽救生命,但也有风险,一小部分植入ICD一级预防的患者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柳叶刀》发表的一项欧洲研究发现,一种新的交感神经活动相关复极不稳定的标志物——周期性复极动力学,可以帮助确定最有可能从ICD中获益的患者,避免ICD带来的损伤。
每一次心跳包括一系列的去极化和复极。心力衰竭通常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这种过度兴奋会使心脏复极不稳定,导致心律失常风险急剧增加。
这些危险的复极不稳定性可以通过一种称为周期性复极动力学(PRD)的心电图程序来识别。
在这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研究者随访了符合目前植入除颤器标准的患者,其中968人植入ICD。
在15个国家的44个中心纳入18岁及18岁以上患有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且左室射血分数≤35%且符合植入ICD一级预防标准的1371例患者。在ICD植入前一天或保守治疗患者入组当天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估周期性复极动力学。
预防性植入除颤器后,在随后的四年中,与保守治疗组相比,植入ICD组死亡率降低了43%。
周期性复极动力学能有效预测ICD预防死亡的效果。
对于PRD值≥7.5度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更大,为75%,对于PRD值低于7.5度的患者,死亡风险仅降低31%。
研究者表示,周期性复极动力学有助于指导预防性ICD植入的治疗决策。
来源:Axel Bauer, et al, Prediction of mortality benefit based on periodic repolarisation dynamic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rophylactic implantation of a defibrillator: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multicentre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Published: September 01, 201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