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 13:26:2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9次
20多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肺血管医学重点实验室在荆志成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大量的肺血管科学研究。
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刊发了其团队20年来攻克肺血管疾病的长征之路。
荆志成说:“当上帝创造了一个有问题的生命,比如肺动脉高压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时,一个治愈问题的密码,必藏在他们的身体里,医学科学家的任务是破译密码并揭示解决方案,这是给予患者最好的照顾方式。”
助力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治与国际接轨
2007年,荆志成等发表了中国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登记研究,报告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8%、39%和21%。
这些数据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相当。主要问题是,大多数中国患者(91%)的一线治疗是钙拮抗剂(CCB)。事实上,滥用CCB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用于急性血管活性试验的试剂,如吸入一氧化氮和静脉注射依前列醇。
因此,荆志成等用了3年的时间证明吸入伊洛前列素是筛选肺动脉高压患者中CCB长期应答者的一种高效的方法。这在国际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
随后,吸入伊洛前列素作为一种血管活性药物试验新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被2015年ESC指南推荐。
随着血管反应性检测的普及,发现90%以上的PAH患者不能从常规治疗如CCB中获益。
此外,由于缺乏靶向药物,荆志成等给CFDA写了一封联名信,推动波生坦、安立生坦等药物在中国免临床上市。
同时,荆志成等对伐地那非治疗PAH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
为了规范这些新兴药物在中国的应用,在高润霖院士和胡大一教授的支持下,发表了中国首个PH指南,将PAH在中国的治疗与国际接轨。
此外,荆志成等报告说,芬氟拉明和其他类似的减肥药可能会在中国人群中引起PAH,推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9年禁止芬氟拉明及其有效药物成分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
2011年,荆志成等在 CHEST发表了现代治疗时代(2007-2010)中国PAH患者的最新生存率: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2%和75%。
John Hopkins大学的Paul Hassoun教授为此撰写了一篇题为《中国的肺动脉高压》的述评,他引用了拿破仑的话“当中国觉醒时,世界将为之震动”。
遗传学:从BMPR2到BMP9
2001年,荆志成等诊断出第一个家族性PAH,2004年,他们在这个家族中发现了BMPR2突变。
8年后,荆志成等报告了中国PAH患者BMPR2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53%的家族性PAH和15%的特发性PAH患者BMPR2突变,突变携带者预后较差。
荆志成等从2014年开始在中国PAH患者中进行大规模的外显子研究,并成功地将BMP9鉴定为一个新的致病基因。BMP9的有害突变占原发性PAH病例的6.7%,仅次于BMPR2。
肺血管疾病的中西差异
2012年,荆志成等更新了国家PAH登记数据,显示中国成年PAH患者与西方患者相比,年龄更小,合并症更少。
另外,中国PAH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艾森门格综合征。
这与过去几十年婴幼儿和青少年先心病常规筛查不足密切相关。
另外,针对结缔组织疾病相关PAH(CTD-PAH)患者的研究也有令人惊讶的发现:在中国,CTD-PAH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38%)多见,而在大多数西方注册的硬皮病患者占大多数。
2019年夏天,荆志成等团队在2019年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会议上介绍了约500例中国急性肺栓塞患者先天性血栓形成的初步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白种人肺栓塞的常见危险因素如因子V-Leiden和凝血酶G20210A的突变,在中国患者中几乎不存在。
相反,中国近7%的PE患者存在蛋白C、蛋白S或抗凝血酶Ⅲ缺乏。
对全球新药开发的贡献
荆志成团队几乎参与了所有重大的全球新药研究,他们中心提供的数据质量得到了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高度评价。
作为FREEDOM-M研究的全球主要研究者,荆志成等评估了口服Treprostinil对PAH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在2014年推动FDA批准口服曲前列尼尔片剂治疗 PAH。
今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临床研究人员将得到良好的培训,借助中国人口的庞大基数,中国将在全球罕见疾病临床试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与肺动脉炎
2008年,荆志成教授等为一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CTEPH)患者进行了第一次经皮球囊肺血管成形术(BPA)。
近年来,肺动脉内膜切除术(PEA)的应用从少数病例逐年增加到近50例。从2016年起,荆志成团队改进了CTEPH患者的BPA。
如今,荆志成教授领导的团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中心之一,无论是PEA还是BPA,手术量都是最高的。在过去的5年中,超过300例CTEPH患者接受过PEA、BPA或联合治疗,其中大多数患者得到完全康复,甚至治愈。
肺动脉炎(PTA)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更常见于有肺结核病史的年轻亚洲女性。
90多名PTA患者从BPA治疗中获益匪浅。关于这些病人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结局的全国登记研究正在进行中。
二十年积累的队列与生物样本库,将培育中国肺血管科学的灿烂未来
经过20年的坚持,荆志成团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肺血管病患者队列和生物样本库,其中肺动脉高压患者7000余例(5000余例 PAH,遗传性肺动脉高压50个家系,500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小儿肺动脉高压500例),1000余例PE,并对80例遗传性血栓性疾病患者家系进行定期随访。在基线和每次访谈中收集生物样本。
总的来说,超过30000份DNA样本和200000份血浆被储存在生物库中。这个生物库正在为:基于中国人口的新生物标志物和新药研发以及下一代科学家和医生成长铺平道路。
来源:Xin Jiang, Xi-Qi Xu, Zhi-Cheng Jing. The Key Laboratory of Pulmonary Vascular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KLPVM-CAMS): A medical centre focusing on clinical, translational and basic research, whose mission is to improve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 Over 1800 patient referrals during 2018. Eur Heart J, 2019,40(48): 3881–388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