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 13:26:2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7次
近日,JACC心脏肿瘤子刊研究报告,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癌症患者的心原性死亡风险增加64%,出血风险增加55%。
研究人员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治疗的13647例患者(平均年龄68岁,26%为女性)。
在队列中,10%的患者患有癌症,其中13.1%的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时接受了积极的癌症治疗。最常见的癌症类型是前列腺癌(21.5%)、胃肠道癌(13.7%)和白血病(12.9%)。
通过倾向匹配,研究人员对1343对患者进行初步分析。
在倾向匹配分析中,1年时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或靶病变血管重建在内的主要缺血终点事件在两组之间没有差异。
但是癌症患者的1年出血(BARC 2- 5) 风险增加55%。
与无癌患者相比,1年时,癌症患者的心原性死亡(HR=1.64)、全因死亡(HR=2.03)和非心血管死亡(HR=3.1)均高于无癌患者。
冠脉介入治疗术前不到1年的癌症诊断是1年时心原性死亡(HR=3.43)和BARC 2-5出血(HR=2.31)的独立预测因素,PCI术前5年或5年以上的癌症诊断也是如此(心原性死亡:HR=1.71;BARC 2-5出血:HR=1.41)。
研究者分析,癌症治疗的一些副作用以及出血风险高是这类患者心脏死亡的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
此外,癌症患者比没有癌症的患者有更高的不明死亡风险。
同期述评指出,由于支架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不高,研究结果“支持了冠脉介入治疗是癌症患者治疗不稳定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可行的选择。
但是,在这种高危人群中,确定改善出血风险的策略至关重要,或许需要减少使用P2Y12抑制剂。
来源:Yasushi Ueki, et al. Ischemia and Bleeding in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ACC: Cardio Oncology, 2019, 1(2): 145-15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