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3个病例:电子游戏可诱发猝死

2019-11-28 22:53:50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6次

印度男孩连续“吃鸡”6小时猝死,电子游戏为什么总是让人欲罢不能;

 

17岁学霸通宵玩游戏:猝死10小时后被发现;

 

玩游戏引发猝死!12岁男生连打5小时游戏后死亡;

 

嘉定一小伙彻夜玩游戏“猝死”,法医勘察现场时“惊呆”;

 

小伙熬夜玩游戏到“瘫痪”年轻人已成猝死高发人群;

 

……

 

如果在搜索引擎上敲两个词“猝死”和“游戏”,就会跳出无数条这样让人痛心的新闻。

 

为什么会猝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报道的3则病例可以一窥究竟。

 

3则病例,患者均是男生,都是在玩战争游戏中发病。

 

第一位患者是10岁小男孩,游戏赢了后就突然晕厥,不过好在很快醒过来了。后来在学校还因室颤发生心脏骤停,被诊断为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遗传性心律失常,严重时可猝死。多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青少年中,值得一提的是,未经诊治的患者病死率高达40%。

 

共识推荐,基于病史、家族史以及运动或儿茶酚胺应激诱发的心电图阳性表型,具有临床证据者,推荐行RYR2和CASQ2基因检测,家族成员及其他相关亲属行特定突变检测。

 

第二位患者15岁,之前因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而行Rastelli手术。他也是在游戏赢了如发晕厥前兆,急诊后诊断为快速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并进行了复律。之后给予了美托洛尔治疗,并植入ICD。

 

结果2个月后,这位少年在玩同样的游戏时,同样快要赢的时候,再次发病,ICD启动了电复律。

 

第三位患者11岁,也是电子游戏的“发烧友”,在与朋友联网游戏共同作战时,突感心悸而失去知觉。最后被诊断为QT综合征,家族中还因此又发现了几位患者。这也掀开了患者两位家人发生的不能解释的突发死亡的原因。

 

当前指南多对潜在发生心律失常的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强度作出了明确推荐,以避免剧烈运动和参加竞技类运动,但却忽视了电子游戏之类的危害。

 

作者指出,玩电子游戏已经被证实能明显加快心率,而精神压力和情绪变化还会缩短心室动作电位时程,诱发心律失常,尤其是长QT综合征

 

今晚“吃鸡”,未必大吉大利。生命不可儿戏,游戏还需恰当。

 

来源:Lawley CM, Skinner JR, Turner C, et al. Syncope Due to Ventricular Arrhythmia Triggered by Electronic Gaming.N Engl J Med, 2019, 381(12): 1180-118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