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报道,大约1/3的房颤有诱因,感染是诱因之一。一直以来,这种有诱因的房颤被认为是良性的,几乎是一次性发生的事件,其复发风险不高。不过,近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来自丹麦的全国性注册研究表明,在无房颤病史但在感染期间诱发房颤的患者中,1/3以上会在出院1年内因房颤复发就诊。而且,与感染期间没有出现房颤的患者相比,出现感染相关房颤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研究者认为,与其他无明确诱因的房颤一样,感染诱发的房颤可能也需要治疗和随访。该研究纳入丹麦1996~2016年所有无房颤病史、因感染住院的患者,30 307例患者出现感染相关房颤,研究者以90912例感染期间未出现房颤的患者作为对照。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9岁。结果显示,在感染诱发房颤的患者中,出院后1年内36.4%的患者房颤复发,7.6%出现血栓栓塞事件;而在感染期间未出现房颤的患者中,出院后1年内房颤复发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9%和4.4%。多变量分析表明,与感染期间未出现房颤的患者相比,出现感染相关房颤的患者中长期房颤复发和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分别增加15倍和1.1倍。另外,在不同类型感染患者中,胃肠道感染诱发的房颤患者1年内房颤复发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最高,肺炎诱发的房颤复发和发生血栓血栓事件的风险较低。来源:One-year outcome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presenting during infections: a nationwide registry-based study. Eur Heart J, Published: 17 December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