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2 22:52:58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4次
量血压时,很多人关注的是收缩压,但是近期有两项研究发现了舒张压很是“蔫坏”。
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示,评估痴呆、脑卒中、摔倒等风险,舒张压或更重要。
这项研究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对1205位≥50岁男女进行脑部扫描发现,舒张压高于90 mmHg的人脑白质病变要比舒张压低于80 mmHg的人更多见。
脑白质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而脑室周围白质病变往往与认知问题密切相关。
此外,白质病变还会增加脑卒中及记忆障碍等的发生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曾发布的一项关于无症状脑血管疾病的科学声明指出,到60岁时,有10%~20%的人存在白支病变,而90岁以上的人绝大多数都可见白质病变。
发表在JAHA上的一项纳入近17万人的研究则表明,动脉硬化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都有关,但与舒张压的关系要比收缩压关系“更铁”。
研究者认为,预防动脉硬化远期危害,需要强化控制中年时的升高的舒张压。
舒张压控制到什么范围更好?
一项发表在Eur Heart J上的研究显示,舒张压在70~80 mmHg更适宜。
结果显示,当收缩压控制在120 mmHg到﹤140 mmHg时,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衰再入院)以及其组分的发生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还被攥在舒张压“手里”。
舒张压在70~80 mmHg时,上述风险最低(图1)。
图1 ONTARGET/TRANSCEND试验受试者中平均收缩压与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梗、脑卒中和心衰再入院率)发生风险呈“J”型曲线;而在将收缩压控制在120 mmHg到﹤140 mmHg基础上,舒张压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也呈“J”型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舒张压降得太低也不好。
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也显示,舒张压在70~80 mmHg时较适宜,若降低到70~80 mmHg以下则心绞痛发作风险逐渐上升。
广东省人民医院冯颖青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对于≥60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或控制在70~80 mmHg最适宜,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患者脑卒中风险均会增加。舒张压<70 mmHg会增加32%的脑卒中风险。
来源:
[1]Worried about brain lesions and dementia? Check this blood pressure number. AHA. January 8, 2020.
[2]J Am Heart Assoc, 2020, 9(1): e014547.
[3]J Am Coll Cardiol, 2018 , 72(11): 1227-1232.
[4]Eur Heart J, 2018, 39(33): 3105-3114.
[5]Postgrad Med J, 2019 Dec 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