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7 20:52:2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6次
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团队遇到这样一则起起伏伏的病例。
患者是一位72岁的女性,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9小时”入院。
入院当日患者晨起床旁穿鞋时突发晕厥,1~2 分钟自行苏醒,随即如厕时突发心 前区闷痛,遂就诊。1个月前有急性脑梗死病史,无冠心病危险因素。
依据心电图和实验室结果,确诊“急性心梗”,冠脉造影也提示右冠脉远段100%闭塞伴血栓影,单纯球囊扩张,因血栓负荷重终止手术。
次日患者突发心前区闷痛,经查提示肺动脉高压,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反复晕厥史,结合血气分析不除外肺栓塞。
肺动脉增强CT提示双肺动脉栓塞,给予华法林3 mg每日一次抗凝治疗后胸闷症状减轻。
1年后,患者再次就诊,自述仍有活动后气短。经查,冠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术中可探及房间交通,考虑卵圆孔未闭;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诊断明确;对比一年前肺动脉增强 CT,肺动脉栓塞明显好转。
住院期间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出院后坚持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图1 患者两次肺动脉增强CT 影像
讨论:
作者指出,肺栓塞临床症状常见于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晕厥等,其中晕厥发生率占11%~20%,可为首发症状。
此外,慢性肺栓塞患者,由于肺动脉高压常造成卵圆孔重新开放。
在生理条件下,左右心房间存在压力阶差,导致卵圆孔被动关闭,当右心房压力超过左心房时,如咳嗽、打喷嚏、下蹲、排便或排尿等致卵圆孔开放,可能产生一过性心房间自右向左分流。
鉴于此,作者怀疑该患者第一次入院时床旁穿鞋突发晕厥,考虑为穿鞋过程中腹压增高,下腔静脉回流增加,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发生。
与此同时,右心房压力增高,静脉血栓或未闭的卵圆孔处形成的原位血栓由右心房进入左心房,最终堵塞冠状动脉引起急性心梗。
这种反常栓塞,由德国病理学家 Cohnheim于1877年首次提出,也称矛盾性栓塞,指静脉或右心系统的栓子通过自右向左的分流通道,从右心系统进入左心,从而导致体循环栓塞。
大脑是反常栓塞最常累及的器官,其次为四肢及内脏,冠状动脉较少累及。
患者首次入院前1个月有急性脑梗死病史,考虑也为此所致。
不过,患者住院期间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尚不能明确血栓来源,但不排除腹腔或其他系统形成的静脉血栓,或未闭的卵圆孔处形成的原位血栓的可能。
来源:吕洋,梁明,刘楠楠,等. 矛盾性栓塞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86-87.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