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JAMA刊登武汉中南医院最早新冠肺炎数据:41%在医院被感染,医务人员占三成

2020-02-08 18:21:5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1次

2月7日,JAMA发表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彭志勇等在138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患者中进行的研究。

 

该研究发现,估计41%的新冠肺炎患者为院内人传人所致。

 

138例患者中,有40名医务人员(29%),其中有31名(77.5%)在普通病房、7名(17.5%)在急诊科和2名(5%)在ICU工作。

 

17例(12.3%)是住院患者,包括7名外科患者、5名内科患者和5名肿瘤科患者。

 

为什么这么多医务人员被感染?这可能是针对第一例患者,大家都没什么经验。 


这位患者因出现腹部症状,被送至外科。估计外科有10多名医护人员被该患者感染。

  

患者之间也有传播,同一病房中至少有4名住院患者被感染,所有患者均表现出非典型的腹部症状。

 

4例患者中,1例发烧并在住院期间被诊断为新冠肺炎,之后被隔离。随后,同一病房中的其他3例患者发烧,出现腹部症状,并被诊断为新冠肺炎。

 

研究还发现,138例患者中26%转至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死亡率4.3%。

 

首发症状到呼吸困难的中位时间为5.0天;首发症状到入院中位时间为7.0天;首发症状到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位时间为8.0天。

 

这项回顾性单中心研究中的138例2019-nCoV肺炎住院患者,于2020年1月1日至1月28日期间就诊,2月3日结束随访。

 

研究中,患者中位年龄56岁(22~92岁),54.3%为男性,常见症状包括发热(136/138)、疲劳(96/138)和干咳(81/138)。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指出,很大一部分患者最初出现的是非典型症状,如腹泻、恶心。

 

实验室检查最常见的是淋巴细胞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以及乳酸脱氢酶升高。

 

胸部CT显示,所有患者肺部都有双侧斑片状或毛玻璃样阴影。

 

具体治疗上,89.9%接受了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64.4%接受了抗菌治疗,44.9%糖皮质激素治疗。

 

36例(26.1%)被转至ICU,主要是由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2/138)、心律失常(16/138)和休克(11/138)。

 

其中4 例接受了高流量氧疗,15例接受了无创通气,17 例接受了有创通气,4 例使用ECMO。

 

研究者也将这36例重症患者与非重症患者进行了比较,发现前者年龄更大(66 岁 vs 51 岁),合并症比例更高(72.2% vs 37.3%),更可能出现呼吸困难(63.9% vs 19.6%)和食欲不振(66.7% vs 30.4%)。

 

截至2月3日,47例(34.1%)患者出院,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 4.3%)。出院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为10天。

 

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提示,新冠肺炎在人际间的快速传播可能已经发生。

 

相关研究显示,计算得到的基本再生数(R0)为2.2,即每例患者平均将感染传给了其他2.2人。

 

研究者还指出,新冠肺炎之所以扩散的原因还与一部分感染者早期症状非典型相关。

 

研究者还表示,年龄较大、有合并症或是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

 

最后,这项研究也提示,抗病毒、抗菌、激素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来源:Dawei Wang,Bo Hu,Chang Hu,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JAMA,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7,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