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8 23:44:5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0次
据阜外医院李静、路甲鹏等在Heart杂志在线发表的261万国人研究数据,缺血性心脏病和/或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为2.9%,这些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和/或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仅为34.2%,同时应用两种药物的患者不足10%。
研究者称,虽然该研究中的我国社区患者的二级预防药物应用情况较2009年有所提高,但是仍处于较低水平。
研究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脏事件百万人评价”项目,纳入31个省8577个社区的2,613,035名35-75岁的参与者。
在2,613,035名居民中,2.9%(74830)有缺血性心脏病和/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
在这些心血管病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和/或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为34.2%,其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占31.5%,应用他汀类药物占11.0%,同时应用两种药物占8.3%。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ACEI/ARB的使用率为10.2%, 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为10.9%。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ACEI/ARB的使用率为10%。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或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为40.4%,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9.0%)。
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比例为37.4%,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26.6%,同样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比例也高于缺血性脑卒中(14.6% vs 8.2%)。
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9.1%和41.1%,显著高于无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
研究还发现,随着心血管疾病诊断时间的延长,药物使用率有所减少。如近两年内被确诊为心血管病的患者的药物使用率为34.9%,2-7年前确诊者药物使用率为33.7%;确诊时间> 7年的患者药物使用率为3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还发现,年龄越大,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越高,在35-39岁年龄段,药物使用率为19.2%,到70-75岁,药物使用率增加至37.3%。
另外,男性、城市、教育水平高以及家庭收入高的患者的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分别高于女性、农村、教育水平低以及家庭收入低的患者。
研究还发现,有医疗保险的患者的药物使用率高于没有保险的患者,但是,但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3%vs 29.1%)。
在1530408人群亚组中,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最低为8.4%,最高为60.6%;98%的亚组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低于50%。
多变量分析显示,年轻、女性、吸烟、饮酒、无高血压或糖尿病及确诊心血管病超过2年的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更低。研究者强调这些人群是需要重点关注以提升社区患者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水平
来源:Jiapeng Lu, Lihua Zhang, Yuan Lu, et al.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Heart. 2020 Jan 24[Online ahead of prin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