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8 22:56:4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1次
新型冠状病毒攻击的不仅是“肺”,还有消化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黎培员、方丹等发现,八成新冠肺炎患者有消化道症状;近五成腹泻;转氨酶异常率较高;近七成危重患者入院时肝功能异常。
在这项研究中,纳入的305例患者中有201例能详细回忆和完整记录起始症状。
结果显示,这200多人有79%在起病10天内出现消化道症状,中位时间3 d。其中,恶心占29.4%,呕吐占15.9%,腹痛占6.0%。
在资料完整的295例患者中有49.5%出现腹泻,多发生于起病后1~8 d,中位时间3.3 d;患者腹泻平均持续4.1 d。
腹泻次数每天最多可达9次,平均3.3次/d,其中34.3%为稀水便。粪常规多无异常。
不过通过对105例患者的病史核实,有55.2%的患者腹泻发生于服用奥司他韦和(或)阿比多尔药后。
研究者指出,这远远高出药物说明书提供的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提示此类药物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者更容易引起腹泻。
排除药物相关性腹泻,推算仍有22.2%的患者出现非药物相关性腹泻。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近四成患者在入院当天出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或胆红素水平升高。
研究者指出,之前多项研究表明粪便核酸检测呈阳性,综合考虑提示这提示,不排除粪-口传播或者粪-呼吸传播是新的传播途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指出,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水平升高。
该研究则发现39.1%的患者入院时肝功能异常(ALT、AST、胆红素升高),但ALT、AST多为40~80 U/L,≥80 U/L者不足8%,仅2.0%的患者出现胆红素升高。
对比危重患者和非危重患者,结果发现,前者入院时首次肝功能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非危重组(67.4% vs 34.1%),但以AST轻度升高(40~80 U/L)为主。
这提示,如果患者入院时即有肝功能异常,后期进展为危重型的概率相对较高。
研究者指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进入细胞,而除了肺、小肠、十二指肠、结肠外,ACE2亦在肝脏中有表达,不能排除新冠病毒亦可作用于肝脏,诱发肝酶升高。
同样,因为患者起病早期多使用抗病毒药物或其他药物,也需要考虑药物性因素所致肝酶谱升高。
305例患者中,男性占47.9%,年龄18~95岁;84.1%鼻咽拭子或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次检测且结果为阴性者未纳入统计);危重患者46例(15.1%)。
患者均居住于武汉,从接触可疑人员或去过可疑场所开始计算发病时间,潜伏期为1~15 d,中位潜伏期6 d。
来源: 方丹, 马敬东, 官佳轮, 等. 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消化系统表现的单中心、描述性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2020,40 (2020-02-23).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20.0005.[网络预发表].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