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9 16:33:4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4次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以及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等学者在JACC上发表研究称,男性和女性在血管老化和动脉硬化机制存在差异。
研究分析了8万名社区居民从青少年到老年人的动脉硬化的变化轨迹。动脉硬化用动脉僵硬度指标臂踝脉搏波(baPWV)确定。
研究发现,年龄和收缩压是动脉僵硬度的最强决定因素。其次是高血压病史、肾脏疾病、空腹血糖、吸烟等。
研究显示,男性从青少年开始,动脉就开始硬化。而且随年龄增加,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相比之下,女性在绝经后动脉硬化开始明显,硬化程度超过了男性。
在58岁前,男性硬化程度高于女性,而58岁后,女性高于男性。
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比男性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更高,或可以解释绝经后女性动脉硬化加快的部分原因。
作者认为,动脉硬化可能是绝经后妇女心血管风险增加的一个关键因素。
有研究发现,女性动脉硬化的后果比男性更严重。女性脉压增加、脉搏波速度加快导致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一倍。
此外,女性动脉硬化的其他后果也更常见,如主动脉瘤破裂、舒张性心衰和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等。
研究还发现,动脉僵硬度是治疗血管老化的有前途的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也认为,baPWV可替代传统的颈股脉搏波(cfPWV),更适用于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是死亡风险的优秀预测因素。
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血管老化过程的核心,反映了多种病理特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和炎症、终末期肾病等血管老化、细胞衰老和变硬、弹性纤维断裂和变性等。
动脉硬化可导致心脏重塑、心室肥厚、舒张功能障碍、心房纤维化和冠状动脉灌注受损,严重者可致心衰和主动脉瘤、脑出血、认知障碍、痴呆和腔隙性脑梗死。
有荟萃分析显示,脉搏波速度每增加1 m/s,全因死亡率就增加15%。是独立于常规血管危险因素外预测死亡最强因素之一。
来源:
Yao Lu, et al. Trajectories of Age-Related Arterial Stiffness in Chinese Men and Women. JACC, March 2020. DOI: 10.1016/j.jacc.2019.12.03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