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1 21:37:5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1次
左心耳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在心房颤动状态下易于形成血栓。自2012年第一种左心耳形态学分类方法被提出后,左心耳形态与卒中的关系备受关注!
第一种左心耳形态学分类方法将左心耳形态划分为鸡翅状、风袋状、仙人掌状、菜花状四大类。事实上,左心耳的形态众多,此四种形态分类并不全面,如图1所示多种左心耳形态就难以此四种形态概括。
图1 左心耳的多种形态
贵州省人民医院杨龙、杨英等提出了一种新的左心耳形态学分类方法,简单地将左心耳形态分为单纯型左心耳和复杂型左心耳两大类,并证实复杂型左心耳是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单纯型左心耳定义为只有一个主干结构,而无其它明显分支状结构的左心耳(图1A、1B),而复杂型左心耳定义为有明显分支状结构的左心耳(图1C-1I)。
单纯型主要包含鸡翅状左心耳,其他形态左心耳归为复杂型左心耳。
研究连续入选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295 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了解左心耳有、无血栓形成,以此将患者分为血栓组(42例)和无血栓组(253例)。
应用CT 影像后处理系统对左心房CTA 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取每例患者的左心耳形态,将左心耳形态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类。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栓组复杂型左心耳比例明显高于无血栓组。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复杂型左心耳(OR=4.129)是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此外,心房颤动病程、非阵发性心房颤动与CHA2DS2-VASc 评分也与左心耳血栓形成独立相关。
来源:杨英,扶泽南,杨龙,等. 左心耳结构复杂性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关系.中国循环杂志,2020,3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