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 17:31:2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2次
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隔辈儿老人带大的孩子,超重或肥胖的可能性高两倍。
为了从小掐断肥胖的苗头,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一份题为“照看者对幼儿饮食行为影响”的科学声明。
这也是AHA首次发布的通过心理行为方法干预来降低幼儿肥胖风险的科学声明。
声明认为,幼儿的饮食行为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照看幼儿者对培养儿童健康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撰写专家认为,这个环节所做的努力,对于减少一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肥胖、心血管代谢风险很关键,而且这在多层次、多部分预防策略中将是最有效的。
声明指出,出生后很多幼儿就具备自我饮食自我调节能力,即吃饱了就不吃了的能力。
但若是照看者对饮食的要求给幼儿造成压力,那么这种天生的“能力”就会受到压制,进而萎缩。
这项声明着重点,就是基于证据去建议照看者营造健康的饮食环境,以保护幼儿自我饮食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并维持儿童期健康体重,并终生受益。
撰写声明专家认为,应该在健康饮食环境中,让幼儿自己去决定吃多少、吃什么,以培养与维持健康体重相关的良好的饮食模式的能力,而不是严苛地注重于控制孩子的选择或强调孩子的体重。
撰写专家特别指出,最好一个家庭都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幼儿受到好的影响。
此外,很多人可能乍一听让孩子们自己选择食物,就会担心挑食或不愿意接受新食物的问题。
撰写专家指出,这些问题在1~5岁比较常见,也是正常现象。如果在这一阶段手段“强硬”,短期看貌似合理,但实际上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这种做法影响了幼儿发展自我饮食控制能力,而这恰恰是重要的发育过程。
而且,看护者这种独断,与幼儿本来不饿时却吃得更多,或倾向于健康食物吃得少而热量高的食物吃得多有关。
这种危害显然增加了超重和肥胖的风险。
此外,太过放任却不设置恰当界限来培养健康饮食习惯,也不可取,这也会增加幼儿超重或肥胖的风险。
怎么去营造健康饮食环境?声明也给出了几个建议:
孕妇在孕期应该平衡饮食,注重自己的体重;
吃饭规律;
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健康食物;
营造多样化健康饮食氛围,比如在幼儿喜欢的食物中增添新食物,反复提供多样化食物,照看者和兄弟姐妹帮助幼儿接受多样化食物。
注意孩子口头或行动上表现出的饿了和饱了的信号;
在孩子不愿意吃的时候,不要强迫吃得更多。
此外,声明也指出,就照看者对幼儿的健康饮食行为的影响,还会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也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对于照看者对儿童饮食的影响,在广州疾控中心和英国学者联合进行的“快乐小龙人”研究中可见一斑。
“快乐小龙人”研究核心干预措施之一就是通过向隔辈老人普及健康育儿知识和技能,效果可喜,且成本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形势堪忧。
有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有五分之一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是1985年的11倍和73倍。
加强照看者健康意识,从小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在我国也是必需。
来源:
[1]Wood AC, et al. Caregiver Influences on Eating Behaviors in Young Childre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 Am Heart Assoc. 2020, May 11, 2020.
[2]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3): 209-220.
[3]Bai Li, et al. The CHIRPY DRAGON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ng obesity in Chinese primary-school--aged children: A cluster-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LoS Medicine, PLoS Med, 2019, 16(11): e1002971.
欢迎关注《房颤科普》公众号!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