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10:40:10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0次
近日,阜外医院郑哲等发表研究称,建立了一个包括21个危险因素,16个独特变量的新预测模型,用于预测中国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住院死亡率风险。新模型比EuroSCORE Ⅱ和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估系统(SinoSCORE)更准确。
研究者确定了21个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这些数据很容易收集,术前也很容易用。
研究者称,风险分层不仅利于手术风险评估和临床决策,而且对于促进临床研究项目、建立基准和改进心脏外科管理也非常重要。
而且,该风险模型不局限于CABG,也可用于预测联合手术的死亡率。
该模型比SinoSCORE模型增加了七个新的风险因素,包括过去21天的心肌梗死,除瓣膜外的联合心脏手术、心绞痛、心脏手术史、PCI史、脑血管意外和女性。
新模型使用肌酐清除率而不是SinoSCORE模型中的血肌酐。因为肌酐清除率是肾功能不全的更好指标和死亡率的更好预测因子。
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分类(肌酐清除率≥50 ml/min至< 80ml/min,<50 ml/min或透析)也可能有助于新模型更好的鉴别能力。
与STS风险模型或EuroSCOREⅡ模型不同,体重指数作为一种有用的体重测量方法,被用作候选变量。BMI<18.5 kg/m2纳入风险模型,这表明体重不足或营养不良可能是手术死亡率的潜在预测因素。
研究纳入分析包括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心脏外科登记处87家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2013年至2015年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培训(n=31297)和测试样本(n=10432);2016年患者(n=15047)构成验证样本。
5677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8岁,24.6%是女性。总的住院死亡率是2.1%。
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在训练样本中,其C统计量为0.79分,在测试样本中为0.79分,在验证样本中为0.78分。
经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校正良好(3个样本P>0.05)。
研究者称,SinoSCORE模型使用的是2007-2008年的数据开发的,不能反映当前的情况。
EuroSCORE II模型是心脏外科风险计算的全球标准。与EuroSCORE II模型相比,该新风险模型在该队列中也获得了更好的校准和鉴别结果,
这表明我国CABG患者可能有其自身的特点,新的风险模型可以作为评价中国人群CABG死亡率的较好工具。
来源:Hu Z,et al.An In-hospital Mortality Risk Model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n China. Ann Thorac Surg, 2020, 109(4): 1234-1242.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房颤科普》公众号!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