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检查、呼救、按压!国际协会倡议简化心肺复苏流程

2020-08-02 17:31:1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5次

挽救一条生命,只需一双手,只需做到“检查-打急救电话-按压心脏(CHECK—CALL—COMPRESS)”,这是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发起的“世界重启心脏”倡议一直所推广的理念。

 

这是因为,对于心脏骤停者,心肺复苏能让其增加2~3倍的生存机会,否则每延长1分钟,存活机会就会减少10%。

 

近日,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报告了“世界重启心脏”2019的成果:全球心肺复苏理念宣传覆盖2.06亿人,超540万人接受了心肺复苏培训。

 

但这远远不够,“世界重启心脏”的目标是,全球每个国家或地区,旁观者心肺复苏实施率至少达到50%。

 

目前很多国家旁观者心肺复苏实施率还不到20%,比如中国。

 

中国每年有55万心原性猝死患者,但大中城市仅4.5%的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而院外猝死生还者比例不足1%,而美国这一比例则是12%。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实施了旁观者心肺复苏,心原性猝死患者的生存率较未实施者并无显著改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认为,除了法律、文化、舆论宣传等因素外,中国公众缺乏心肺复苏相关培训是造成旁观者心肺复苏实施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一次培训后缺乏定期的技能巩固培训,则是旁观者心肺复苏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另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我国所有经历过心肺复苏培训合格的公众仅有1000万,不到全国人口的1%,而美国这一数据为33%,法国为40%。仅在2012年,美国便有1310万人接受了心肺复苏培训。

 

怎么改变?

 

2018年,阜外医院敖虎山手提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走上委员通道,呼吁普及心肺复苏培训,推广其在学校、企业等公共场所的普及。

 

同年,中国急救领域专家推出《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并指出“全民参与”才是提升我国心肺复苏培训普及率的终极策略。

 

全民参与的目标是,人人关注、个个学会、积极传播,使心肺复苏培训成为广大市民日常生活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并以此推动及促进整个健康观念的树立和保持。

 

共识还基于国情提出了“心肺复苏培训三角”的概念,强调系统(培)、培训(训)和人(者)是“培训三角”的基础,心肺复苏科学是“培训三角”的核心。

 

2020年6月1日,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联合提议将每年6月1日-7日设立为“中国心肺复苏周”,希望通过科普心肺复苏+心脏除颤,提升民众心脏急救意识,提高院外救治成功率。

 

国外也很注重心肺复苏质与量的提升。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也发表相关声明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改进环节,包括掌握和熟练心肺复苏,复训周期更短且更频密,不同环境模仿“现实世界”的培训等。

 

中美专家均一致强调,心肺复苏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生活必备技能。

 

目前全球统一的心肺复苏标准技能要求是:

 

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识别、呼救、判断、复苏;

 

快速(频率 100~120次 /min)、用力(深度 5~6 cm)进行胸外按压;

 

胸廓充分回弹;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通气有效但避免过度通气;

 

正确使用体外自动除颤器(AED)以及正确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气道异物梗阻患者的急救。

 

但是对陌生人做心肺复苏还是有不小的障碍,不过下述两点或会让更多人放心施救:

 

如果对通气有所顾忌,仅仅做好胸外按压让心脏泵血,血液流动几分钟就能给急救人员以机会;

 

如果觉得好人难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此外,如果心脏骤停者附近有AED,那么这个时候有两个人该出手时就出手最好:一人胸外按压,一人准备使用AED。

 

那样的话,这个人活命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因为有研究显示,从心脏骤停发生到首次电击时间<4 min时,患者生存率可高达60%~75%。

 

生命美好, 还需众力加持。

 

来源:

[1] Bernd W. Böttiger. Up to 206 Million People Reached and Over 5.4 Million Trained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orldwide: The 2019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World Restart a Heart Initiative. JAHA, published 30 Jul 2020.

[2]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 2018 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30: 385-40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9》!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欢迎关注《房颤科普》公众号!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