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直径评判风险最好,优于内膜中层厚度!德国15年随访研究
2020-08-04 23:42:5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5次

目前,临床上常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来评估心血管风险。然而,一项中位随访时间长达14.9年的德国研究首次发现,在评估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时,更易于测量的颈总动脉管腔直径的预测价值可能优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颈总动脉管腔直径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非心血管死亡风险均呈正相关。颈总动脉管腔直径每增加1 mm,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非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9%、29%、30%。校正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后,颈总动脉管腔直径每增加1 mm,全因死亡风险仍增加26%。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1 mm,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3%,非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09倍,但心血管死亡风险并未增加。颈总动脉管腔直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值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非心血管死亡风险均无关。研究者发现,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加入颈总动脉管腔直径后,其对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明显提高。然而,与加入颈总动脉管腔直径的模型相比,加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模型对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明显减弱。该研究一共纳入2751名成年人,平均年龄53岁。中位随访14.9年期间,506人死亡。颈总动脉管腔直径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获得。来源:Carotid Lumen Diameter Is Associated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J Am Heart Assoc, 4 Aug 2020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9》!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欢迎关注《房颤科普》公众号!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