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吃降压药或不合适?136项研究汇总分析
2020-08-11 08:57:1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3次
近期,西班牙学者分析了136项研究,发现有81.6%的研究显示睡前服用降压药更好。与晨起或清醒时服药相比,睡前吃药可更好地降低睡眠中的血压,增加夜间血压的相对降幅,即形成杓型血压。研究者强调,没有任何一项研究显示,传统的晨起降压治疗策略比睡前降压治疗策略带来更多的好处。此前该研究团队撰文指出,入睡后血压高才是真正的高血压,夜间高血压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心血管危险标志,入睡后收缩压和非杓形血压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的关系最密切。在这项新分析中,研究者发现,在103项涉及单个降压药(包括ACEI、ARB、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袢利尿剂)治疗的研究中,82项(79.6%)研究显示,与晨起/清醒时服药相比,夜间/睡前服药可显著降低血压,主要是对入睡后血压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时适度改善甚至逆转非杓型血压。在13项报告固定剂量两药治疗的临床研究中,11项(84.6%)发现,夜间/睡前服药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晨起/清醒时服药的效果。另外20项研究评估了多个降压药物服药时间的降压效果,其中18项(90%)研究显示了夜间/睡前服药在改善非杓型血压方面有显著获益。研究者指出,其余极小部分(18.4%)研究显示“中性”结果,即服药时间对降压效果无明显影响,可能主要与研究设计和实施上存在缺陷有关。研究者对降压治疗的长期结局研究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与晨起/清醒时服药相比,夜间/睡前服用降压药可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Syst-Eur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夜间服用尼群地平可将2年中风、心血管死亡、总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分别降低42%、27%、31%。Syst-China研究对2394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随访3年后发现,夜间服用尼群地平可将中风、总死亡、心血管死亡、总心血管事件风险分别降低38%、39%、39%、37%。HOPE研究中,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夜间服用雷米普利也得到了类似的获益。但这些研究都是与安慰剂相比,并没有设立同一降压药物的清醒时服药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一项大规模Meta分析纳入了170项报告清晨服药的研究,结果显示,与清晨服药相比,夜间/睡前服药将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了48%。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加入MAPEC研究和Hygia时间治疗试验进一步进行Meta分析,证实夜间/睡前服药有明显的心血管保护作用。MAPEC是首个比较睡前和晨起服用降压药对心血管风险降低作用的前瞻性、随机、心血管终点临床试验。中位随访5.6年后发现,睡前服用降压药不仅可显著降低入睡后血压,减少非杓型血压的发生,还能明显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中风。Hygia时间治疗试验是一项规模更大的研究,纳入19084例经动态血压监测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中位随访6.3年的结果显示,睡前服药组的入睡后平均收缩压或舒张压明显低于清醒时服药组,能更好地维持正常杓型血压曲线,且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冠脉血运重建、心衰、中风)风险降低45%。两组的不良反应和入睡后低血压发生率相似,说明睡前服用降压药物的安全性良好。研究还显示,不仅一般高血压患者能从睡前服用降压药物中获益,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例如合并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以及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均有显著获益。而且,夜间服用降压药可降低新发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的风险。不过,研究者表示,这些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1]Hermida RC, et al. Does Timing of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Dosing Matter?. Curr Cardiol Rep, 2020, 22(10): 118. [2]Hermida RC, et al.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ue arterial hypertension.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20, Jun 16:1-12.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9》!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欢迎关注《房颤科普》公众号!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