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明智,还保护心血管!苏州学者研究
2020-08-13 22:01:4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5次

近期,苏州大学医学部仲崇科等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在缺血性中风患者中,教育程度较低者死亡、中风复发及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均明显增加。研究者利用既往发表的10项相关研究及这项新研究开展的Meta分析进一步证实,对于中风患者来说,教育程度低与死亡风险增加独立相关。作者表示,该研究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临床意义,对于减少教育相关的健康不平衡以及改善教育程度较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信息。该研究从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降压试验中纳入386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其平均年龄为62岁,接受教育的中位时间为6年。中风发作两年内,全因死亡率和中风相关死亡率分别为8.5%、6.8%,7.9%的患者中风复发,9.4%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从未上过学、小学文化、中学文化、大学文化的患者中,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6.7%、10.1%、5.2%、4.5%,中风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5.3%、8.0%、3.8%、3.0%,中风复发率分别为8.9%、8.3%、7.7%、3.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9%、10.0%、9.2%、3.5%。Kaplan–Meier曲线显示,教育程度最低的患者中全因死亡、中风相关死亡、心血管事件的累积发生率最高。校正年龄、性别、当前吸烟、饮酒、职业、收入、中风严重程度、收缩压、缺血性中风亚型、治疗策略、中风发作至随机分组的时间以及各种病史和治疗用药等潜在混淆因素后,与读过大学的患者相比,从未上过学的患者全因死亡、中风相关死亡、中风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79倍、2.68倍、1.82倍、2.46倍。进一步开展的Meta分析显示,与教育程度最高的患者相比,教育程度最低的中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4%。实际上,既往已有多项研究表明了教育对于改善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2017年发表在JAMA内科学子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没有心脏病的人群中,学历越高,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越低。只有初级教育文化的男士和女士发生冠心病、心衰、中风等事件的风险分别为59%和51%,而有研究生学历的男士和女士发生上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为42%和28%。2019年发表的一项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研究表明,随访约4年期间,仅有小学或中学学历的患者死亡的风险比有研究生学历的患者高52%。学历越高,死亡风险越低。[1]Bizhong Che, Suwen Shen, Zhengbao Zhu, et al. Education Level and Long‐term Mortality, Recurrent Stroke,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J Am Heart Assoc, 11Aug 2020[2]Association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With Lifetim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 JAMA Intern Med, 2017, 177(8): 1165-1172.[3]Low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s a Predictor of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Am Heart Assoc, Originally published 2 Sep 2019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9》!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欢迎关注《房颤科普》公众号!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