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成果助推诊疗发展【2020CHC心肌病基础研究——前沿与进展论坛】
2020-09-14 23:32:2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2次

心肌病基础研究-前沿与进展论坛于2020年9月11日下午一点半准时开始,心血管疾病中,心肌疾病是重要组成部分。“心肌病”传统分类为原发和继发,逐渐成为精准医学理念临床实践的最前沿领域。
任何临床诊疗突破都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研究,本次心肌病基础研究论坛带领我们走进了心肌病最前沿领域。
论坛的第一场会议主要从代谢组学角度研究心肌重构的早期变化,揭示早期干预的靶点,任何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都与心肌病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可能对心肌病的治疗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场会议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王宪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陈义汉院士和华中科技大学程翔教授主持。
会议开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心肌病病区主任宋雷教授欢迎致辞,指出我国心肌病的发病数量已经与常见心血管疾病如房颤、心衰持平甚至赶超。我们迫切需要从基础和临床方面展开心肌病的研究。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陈义汉院士主要就肥厚型心肌病的共性分子机制以及心律失常领域的挑战与发现,进行了深入阐发。陈院士指出,心律失常的挑战的重要根源在于窦房结自主节律的起源以及异位自主节律发生机制,其他重要探索方向还包括颤动的物理学原理、心律失常的干预靶点和化学药物研发、心律失常的生物治疗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徐明研究员向我们展示了心脏重塑与代谢重塑的双向调控机制,带我们走进了心脏跨不同时空的检测,从而得出延缓心脏重塑从代偿期向失代偿期发展的要点:心脏重塑与代谢重塑的稳态调控机制为整体加心脏局部;心脏重塑与代谢重塑的早期识别、防治的新方法:组学+单细胞测序+重塑可逆动物模型;心脏重塑与代谢重塑的药物干预靶点研究:内源分子+修饰+酶催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段胜仲教授向我们分享了肝细胞盐皮质激素受体对心肌重构的调控作用,提出重新把研究从细胞、分子水平放回到器官水平,整体水平。他向我们展示了MR靶点在肝脏中的变化对心肌重构产生重要作用,由分泌蛋白FGF21分子对心肌梗死后的心肌重构产生保护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敬洲教授向我们讲解了油酸保护高血压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机制,揭示了高血压心肌重构患者外周血代谢谱特征,油酸为第二差异物,能够在动物水平抑制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心脏重塑,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油酸的干预靶点FGF23,并阐述了油酸调控FGF23表达的机制。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的梁平教授创造性地研究了II型糖尿病iPS-CMs模型,得到了心肌肥大、脂肪沉积以及心律失常的病理表型,并通过抑制TGFβ信号可有效挽救II型糖尿病的心肌肥大表型,并提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引起心肌细胞内脂肪沉积的可能原因。心肌病基础论坛第二场于北京时间15:30准时开始。本场网络论坛围绕如何解释心脏功能的降低和如何保护心脏功能展开,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张幼怡研究员与首都医科大学杜杰主任担任主持人。在两位专家的主持下,曾春雨教授、邹云增教授、李汇华教授、肖俊杰教授以及王继征教授分别对从GRK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机械应力在心肌重构中的机制、淋巴管新生与心衰、运动对心衰的正向调控以及肥厚型心肌病的遗传学研究等多个新颖而又前沿的角度进行的有关心肌病的研究进行了讲解,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思路与现阶段成果,并与同场专家进行了专业的交流讨论。首先,曾春雨教授从激酶的角度切入,研究了心衰后心脏衰竭,曾教授指出,GRK家族蛋白GRK4通过影响HDAC4从而影响细胞自噬、凋亡,进而调控了心梗后的心脏重塑。复旦大学的邹云增教授从机械应力的角度进行研究,指出不同的机械应力激活的受体与细胞内信号通路不同,其中分子机制的异同值得进一步研究。首都医科大学的李汇华教授则深入讲解了心脏淋巴管的研究。研究指出,VEGFR-3是心脏淋巴管生成所必需的,敲低或抑制VEGFR-3可减少心脏淋巴管的生成,增加心肌组织的水含量,会加重TAC诱导的心肌肥厚和心功能障碍。上海大学的肖俊杰教授指出,调控心肌细胞增殖的分子不介导运动诱导的生理性心肌肥厚,但是在运动保护心脏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运动会对心力衰竭起到正向调控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王继征教授从遗传学角度对HCM进行研究,通过大规模人群队列证明common变异可以通过非单基因遗传方式导致HCM。在交流过程中,专家们讲述的科研角度令人受教,他们在科研过程中展现的科研态度令人钦慕,为许多科研同僚和后辈科研工作者们提供了新颖的科学角度并树立了杰出的科研榜样。张幼怡教授总结指出,在心血管疾病科学研究的领域,我国中青年科学家愈发活跃,为新时代科学发展做出了不少意义匪浅的工作。专家们原创的科研角度与不少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科研成果,也正如杜杰教授总结时指出,我国的心肌病基础研究得到了大大地推进,心血管研究正在日渐占领世界的科学舞台并引领科研向前发展。相信在更多同僚与专家以及他们的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心肌病基础研究将取得更大的进展,使得中国心血管医学快速地前进。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